[發明專利]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04302.2 | 申請日: | 2011-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76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嘉;易文敏;李克鋒;李然;鄧云;安瑞冬;毛熹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B25/04 | 分類號: | G09B25/04;G01M1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專利事務有限責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劉雙蘭 |
| 地址: | 610207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級 凹槽 豎縫式 魚道 實驗 裝置 | ||
1.一種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循環系統,進水系統和擋水系統組成的裝置主體和出水系統;所述水循環系統與進水系統連接,進水系統與擋水系統連接,擋水系統再與出水系統連接;其中,水循環系統由抽水泵(1),地上水箱(3),地下水池(16),上游手控閥門(8-1)和下游手控閥門(8-2),溢水管(12)組成;進水系統按水流方向由流量控制箱(4),薄壁堰(18),水流緩沖箱(19)和上游魚類休息池(5-1)組成;擋水系統(6)由設置有障礙物的若干個水槽(30)組成;出水系統由下游魚類休息池(5-2),尾水池(7)和尾水管(13)組成;所述水循環系統中地上水箱(3)底部由地面(15)上的鋼架(17)支撐,地上水箱(3)頂部與連接抽水泵的抽水管(2)連接,抽水管(2)再與溢水管(12)連接,抽水泵(1)安裝于地下水池(16)中,地上水箱(3)底部由連接水管(14)與上游手控閥門(8-1)連接,上游手控閥門(8-1)與進水系統中流量控制箱(4)連接,流量控制箱(4)與水流緩沖箱(19)連接,水流緩沖箱(19)再與上游魚類休息池(5-1)連接,上游魚類休息池(5-1)底部由固定支架(9)支撐;所述擋水系統一端連接上游魚類休息池(5-1),另一端連接出水系統中下游魚類休息池(5-2);下游魚類休息池(5-2)與尾水池(7)連接,尾水池(7)與下游手控閥門(8-2)連接,下游手控閥門(8-2)再與尾水管(13)連接,水流通過尾水管(13)實現與地下水池(16)的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系統中的流量控制箱(4),上游魚類休息池(5-1)和水流緩沖箱(19)均采用水平位置放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系統(6)中各水槽(30)內設置的障礙物為多級跌坎和凹槽(27),多級跌坎的級數至少為三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系統底部的千斤頂(10)為氣壓千斤頂。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系統中水流緩沖箱(19)與上游魚類休息池(5-1)之間加設有穩水柵(34),穩水柵(34)的放置垂直于水流方向。
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系統中各水槽由束窄進水口(21),凹向上游的凹槽(27)和所設置的多級跌坎以及束窄出水口(26)組成,各水槽成幾何對稱性,且頭一個水槽的束窄出水口(26)就是下一個水槽的束窄進水口(21)。
7.根據權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系統中水槽坡度的升降是通過氣壓千斤頂(10),配合支撐鉸鏈(32)與可伸縮支架(11)進行調整。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坡度可調范圍在1/30~1/25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系統中上游魚類休息池(5-1)底部的固定支架(9)與支撐鉸鏈(32)之間設置一旋轉滑軌(3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跌坎凹槽豎縫式魚道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系統中下游魚類休息池(5-2)與尾水池(7)之間設置一垂直滑軌(3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430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