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主動式紅外防盜報警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04069.8 | 申請日: | 2011-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740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池水蓮;周俊生;劉友舉;杜景洪;何凱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B13/181 | 分類號: | G08B13/18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主動 紅外 防盜 報警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紅外報警領域,具體是一種主動式紅外防盜報警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主動式紅外報警器,由于使用環境有大量的干擾因素,如霧、雨、雪等,這些因素對紅外線脈沖信號產生衰減,為了克服這些因素可能引發的誤報警,采用加大紅外線發射模塊發出的紅外線脈沖信號強度的方法,使得紅外線脈沖信號強度含有大量的設計余量強度,大量的設計余量強度使得紅外發光二極管的壽命縮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紅外脈沖強度可調節的主動式紅外防盜報警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主動式紅外防盜報警器,包括紅外發射模塊、紅外接收模塊以及主控模塊,紅外發射模塊和紅外接收模塊均與主控模塊電連接,紅外發射模塊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九電阻、第一電感、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一穩壓二極管、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三三極管、第一紅外發光二極管、第二紅外發光二極管、第一與非門以及第二與非門;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是電解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以及第五電容是無極電容;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以及第三三極管均為NPN型三極管;第一電感的一端連至主控模塊的12V直流電源輸出端,另一端經第一電阻連接至第一二極管的正極;第一電容的正極與第一二極管的負極相連,第一電容的負極與電源地相連,第三電容并聯在第一電容上;第二電阻的一端連接至第一二極管的負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紅外發光管的正極;第一紅外發光管的負極與第二紅外發光管的正極相連,第二紅外發光二極管的負極與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相連,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相連,第一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二三極管的射極相連,第二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相連,第三三極管的射極與電源地相連;第三電阻的一端與第一三極管的射極相連,另一端與第三三極管的基極相連;第四電阻的一端與第一三極管的射極相連,另一端與電源地相連;第二電容的正極與第一紅外發光二極管的正極相連,第二電容的負極與電源地相連;第四電容的一端與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相連,另一端與第二三極管的基極相連;第九電阻的一端與第一電容的正極相連,另一端與第一穩壓二極管的負極相連;第一穩壓二極管的正極與電源地相連;第六電容的正極與第一穩壓二極管的負極相連,第六電容的負極與電源地相連;第一與非門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一穩壓二極管的負極相連;第六電阻的一端與第一與非門的第二輸入端相連,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的正極相連;第二與非門的兩個輸入端連在一起,并與第一與非門的輸出端相連;第七電阻的一端與第一與非門的輸出端相連,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的正極相連;第八電阻的一端與第一與非門的輸出端相連,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的負極相連;第五電容的一端與第二與非門的輸出端相連,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的正極相連;第五電阻的一端與第二與非門的輸出端相連,另一端與第二三極管的基極相連;其特征在于:紅外發射模塊還包括第十電阻、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第十三電阻、第十四電阻、第十五電阻、第十六電阻、第一比較器、第二比較器、第四場效應管以及第五場效應管;第十電阻的一端與第一穩壓二極管的負極相連,另一端與第一比較器的負輸入端相連;第十一電阻的一端與第一比較器的負輸入端相連,另一端與第二比較器的負輸入端相連;第十二電阻的一端與第二比較器的負輸入端相連,另一端與電源地相連;第十三電阻的一端與第一比較器的正輸入端相連,第十四電阻的一端與第二比較器的正輸入端相連,另一端與第十三電阻的另一端相連,并連接至主控模塊;第十五電阻的一端與第一二極管的負極相連,另一端與第四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第一比較器的輸出端與第四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第四場效應管的源極與第一紅外發光二極管的正極相連;第十六電阻的一端與第一二極管的負極相連,另一端與第五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第二比較器的輸出端與第五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第五場效應管的源極與第一紅外發光二極管的正極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紅外發射模塊提供低、中、高等三檔紅外脈沖強度,由主控模塊根據紅外接收模塊的接收到的紅外脈沖強度來控制,高檔強度與現有技術中的的強度(含有大量設計余量強度)相當,而紅外發射模塊通常工作在低檔強度,因而可提高紅外發光二極管的可靠性,延長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紅外發射模塊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40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噁唑啉類藥物分子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網絡環境的識別方法、接入方法和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