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PDMS樹脂導電材料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04013.2 | 申請日: | 2011-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763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宏志;胡沛然;李耀剛;張青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1/08;H01B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黃志達;謝文凱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紡織品 模板 制備 氧化物 pdms 樹脂 導電 材料 | ||
1.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包括:
(1)在室溫下,按照In2O3/SnO2質量比為8~10.5∶1稱取將氯化銦和氯化錫,并用去離子水溶解,再加入堿性溶液,得到pH值為8~11的混合溶液;在60~90℃,使所述混合溶液在反應釜中反應8~20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然后洗滌,得到銦錫氧化物前驅體溶液;
(2)在抽真空環境下,將紡織品浸泡在上述前驅體溶液中,然后取出并干燥,最后在馬弗爐中350~550℃下煅燒10~24h,得到銦錫氧化物導電材料;
(3)將聚二甲基硅氧烷與固化劑以10∶1的質量比混合均勻,然后將步驟(2)所得的銦錫氧化物導電材料平鋪在上面,在100~120℃下固化10~20min,制得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復合導電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的堿性溶液為濃度為10~30wt%的NaOH水溶液或濃度為5~28wt%的氨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的洗滌過程為:用去離子水洗3~8次,然后用無水乙醇洗2~4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的混合溶液的體積為反應釜容積的1/2~4/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紡織品質量為前驅體溶液質量的18~2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將浸泡后的紡織品干燥后,重復浸泡并干燥2~5次。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紡織品為棉布或無紡布。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抽真空環境,其真空泵壓力為0.07~0.1MPa。
9.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浸泡,其條件為每次浸泡時間2~6h;干燥,其條件為每次干燥溫度為50~80℃,每次干燥時間為20~40min。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種基于紡織品模板制備銦錫氧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樹脂導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所得導電材料的電導率為8×10-3~4×10-2S/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401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