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輸入筆及觸控輸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02500.5 | 申請日: | 2011-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222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峰生;袁治明;廖勝泰;黃乃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劍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354;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11105 | 代理人: | 陳小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入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輸入系統,且特別是涉及一種適于發出光線的輸入裝置及用于輸入裝置的觸控熒幕。
背景技術
顯示面板傳統上具有顯示來自系統的資訊或輸出信號的功能,而其它輸入裝置則提供輸入信號至系統。互動式裝置,如可通過接觸顯示面板而接收使用者輸入的觸控面板,結合了輸出及輸入的功能且讓使用者可與顯示器或耦接顯示器的系統互動。舉例來說,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手機、個人電腦(PC)及平板電腦(tablet?PC)等裝置皆可整合觸控面板,以提供使用者更多元的輸入方式。
一般觸控面板或觸控熒幕具有多種不同設計,如電阻式(resistive?type)、表面波式(surface-wave-type)、電容式(capacitive?type)及紅外線式(infrared?type)的設計。這些設計皆需將分離的觸控面板片整合至顯示裝置。無論是何種類型的觸控面板,其目的皆在于提供使用者更方便的輸入方式。舉例來說,電阻式、表面波式、電容式及紅外線式觸控面板接是通過使用者的手指或輸入筆進行操作。內嵌式(in-cell?type)光學觸控顯示面板可通過光線或陰影進行操作,且觸控點位于設計在內嵌式顯示面板內的光感測器(photo?sensor)。因此,觸控顯示面板包括顯示面板,顯示面板適于感測光線或輸入筆的接觸以進行操作。當使用光學筆作為內嵌式光學觸控顯示面板的位置指示時,顯示面板能夠依據光學筆發出的光線顯示線條。多種具有壓力感測機構的光學筆的設計方式已被提出,其可依光學筆所施加的接觸壓力產生特定的輸入變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入筆及觸控輸入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輸入系統,包括輸入裝置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輸入筆,適于通過配置于輸入筆尖端的壓力感測機構感測壓力。輸入筆包括主體及觸控部,其中主體包括壓力感測機構、轉換模塊、射頻發射模塊及電池模塊。觸控部配置于主體前端且適于接觸操作面。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觸控輸入系統,包括光學輸入筆及顯示裝置,顯示裝置用以定位光學觸控筆的觸控位置。輸入筆包括主體及適于發出光線的觸控部,其中主體包括轉換模塊、射頻發射模塊及電池模塊。當壓力作用于觸控部時,配置于輸入筆前端的觸控部通過接觸壓力電連接于電池模塊并持續地發出光線。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區域及射頻接收模塊,射頻接收模塊實質上由射頻接收器及內嵌式天線組成。射頻接收器電連接于顯示區域且內嵌式天線在特定頻率范圍內接收電子信號。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出一種輸入筆,其包括外殼及觸控部。外殼具有前端、相對于前端的后端及形成于前端的開口。觸控部沿一軸線滑設于開口,其中觸控部適于接觸操作面而往外殼內移動。外殼容納電池模塊及偵測器,在一些實施例中,其更包括轉換模塊及射頻發射模塊。擋板配置于輸入筆的外殼的中間部分,且位于電池模塊與彈性件之間。偵測器固定于擋板且用以偵測觸控部的作動而產生模擬信號。彈性件及觸控部位于外殼的一軸線上,其中彈性件固定于擋板且觸控部滑設于開口,以使觸控部接觸操作面而往外殼內移動時,彈性件被壓縮于擋板與觸控部之間。觸控部電連接于電池模塊,且當輸寫時持續發出光信號。然而,當觸控部遠離操作面時,觸控部通過彈性件的彈性力復位。同時,觸控部與電池模塊之間的電連接被解除。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輸入筆,其包括管體、觸控部、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管體具有前端、相對于前端的后端及形成于前端的開口,其中開口的直徑小于管體的直徑。觸控部滑設于開口,且至少部分觸控部位于管體內。第一磁性元件配置于管體內且具有貫孔。貫孔的直徑不小于開口的直徑。第二磁性元件固定至位管體內的觸控部,且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二磁性元件與開口之間。當外力抵抗產生于第一磁性元件與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而驅動觸控部往后端移動時,第二磁性元件遠離第一磁性元件。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輸入裝置,其包括管體、觸控部、突柱及開關元件。管體具有前端、相對于前端的后端及形成于前端的開口,其中開口的直徑小于管體的直徑。控部滑設于開口,且至少部分觸控部位于管體內。突柱、開關元件及觸控部位于輸入筆的中軸上。開關元件固定于并電連接于觸控部,且具有彈性件用以提供復位的彈性力。當壓力驅動觸控部往后端移動時,開關元件也被驅動而接觸突柱,以驅使觸控部持續地發出光信號,且彈性件壓縮于觸控部與突柱之間。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劍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劍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25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