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以及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60270.1 | 申請日: | 201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2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金成大輔;岡松隆裕;關口巧 | 申請(專利權)人: | 橫濱橡膠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C73/02 | 分類號: | B29C73/02;B29C7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悅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吳京順;田明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修理 回收 方法 以及 裝置 | ||
1.一種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爆胎修理液的回收裝置,所述爆胎修理液的回收裝置包括:
軟管,從安裝于輪轂的輪胎閥插入到輪胎內部,至少具有到達輪胎內面的長度;
管部件,其一側端部與所述輪胎閥連接、且另一側端部與加壓空氣供給源連接;
在該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中,從輪胎內部注入有爆胎修理液的輪轂的輪胎閥拆卸閥門芯,并通過所述輪胎閥將所述軟管插入到輪胎內部,將所述管部件的一側端部與所述輪胎閥連接,將所述加壓空氣供給源與所述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連接,從所述加壓空氣供給源向輪胎內部填充空氣后,從所述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拆卸所述加壓空氣供給源,并利用輪胎內的壓力泄漏作用,將輪胎內部的爆胎修理液從所述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回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件具有可撓性,從所述加壓空氣供給源向輪胎內填充空氣后,在阻塞所述管部件的流路的狀態下,從所述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拆卸所述加壓空氣供給源,然后,導通所述管部件的流路,由此從所述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回收輪胎內的爆胎修理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上安裝具有相對于所述加壓空氣供給源能夠裝卸自由的結構且具有朝向與所述管部件的軸方向交叉的方向開口的開口部的配件;并且,在該配件的開口部朝下的狀態下回收所述爆胎修理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件具有曲折形狀或彎曲形狀,在該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朝下的狀態下回收所述爆胎修理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件在長尺寸方向的一部分上具有蛇紋部,在該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朝下的狀態下回收所述爆胎修理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件在長尺寸方向的一部分上具有開關閥,在開啟所述開關閥的狀態下,從加壓空氣供給源向輪胎內部填充空氣,然后在關閉所述開關閥的狀態下,從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拆卸所述加壓空氣供給源,然后,將開啟所述開關閥,由此從所述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回收輪胎內部的爆胎修理液。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軟管做成比所述輪胎閥的貫通孔的最細部細,且在所述軟管的輪胎閥一側的端部上設置比所述輪胎閥的貫通孔的最細部粗的卡止部。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和所述管部件具有相互連接自由的構成。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具有用于指示切斷長度的刻度,根據該刻度以與所述輪胎尺寸相對應地對所述軟管進行切斷。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軟管上直接表示所述刻度。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胎修理液的回收裝置包括用于凝固爆胎修理液的凝固劑和用于收納爆胎修理液的具有可撓性的袋子,將從輪胎內部抽取的爆胎修理液投入到所述袋子中,在所述袋子中混合所述爆胎修理液和所述凝固劑,將爆胎修理液在其凝固的狀態下進行回收。
12.一種爆胎修理液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軟管,從安裝于輪轂的輪胎閥插入到輪胎內部,至少具有到達輪胎內面的長度;
管部件,其一側端部與所述輪胎閥連接、且另一側端部與加壓空氣供給源連接。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件具有可撓性。
14.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與所述管部件的另一側端部連接的配件,該配件具有相對于所述加壓空氣供給源裝卸自由的構成,且具有朝向與所述管部件的軸方向交叉的方向開口的開口部。
15.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爆胎修理液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件具有曲折形狀或彎曲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橫濱橡膠株式會社,未經橫濱橡膠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6027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草酸二芳基酯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靈敏度調整裝置以及電波通信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