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聲波傳感器及超聲波傳感器的安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53985.4 | 申請日: | 201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2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9 |
| 發明(設計)人: | 井上 悟;木村 友則;井幡 光詞;西本 幸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S7/521 | 分類號: | G01S7/521;B60R19/48;G01S15/93;H04R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張鑫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波傳感器 安裝 方法 | ||
1.一種超聲波傳感器,安裝于緩沖器的背面,其特征在于,設有匹配構件,該匹配構件與該超聲波傳感器的超聲波發送面和所述緩沖器之間的相對面密接,該匹配構件的聲阻抗比該超聲波傳感器的超聲波發送面和所述緩沖器的聲阻抗要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其特征在于,超聲波傳感器的超聲波發送面、匹配構件、緩沖器和空氣的聲阻抗滿足以下關系:
Z1>Z2<Z3
Z2>Zair
式中
Z1···超聲波傳感器的發送面(金屬殼體)的聲阻抗
Z2···匹配構件的聲阻抗
Z3···緩沖器的聲阻抗
Zair···空氣的聲阻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匹配構件由具有第一聲阻抗的構件和具有第二聲阻抗的構件來構成,至少一個構件與緩沖器之間的接觸面的形狀具有長寬比,各構件的聲阻抗滿足下式的關系:
Z21》Z22
式中
Z21···中央部的第一構件的聲阻抗
Z22···周邊部的第二構件的聲阻抗。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構件為消泡有機硅、第二構件為發泡聚苯乙烯或發泡有機硅。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匹配構件由具有第一聲阻抗的構件和具有第二聲阻抗的構件來構成,第二構件為覆蓋超聲波發送面的帽結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對周邊的匹配構件或周邊的匹配構件混入圓形或多邊形形狀的固態物。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對中央的匹配構件采用壓敏橡膠,以監視超聲波傳感器和緩沖器的加壓狀態,具有在一定閾值以上或以下時發出報警的功能。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在超聲波傳感器的結構要素即金屬殼體的超聲波發送面和所述緩沖器的抵接面中的任意一個面上設有突起部,利用該突起部,將插入在所述抵接面的匹配構件的厚度保持一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利用突起部的形狀來改變匹配構件的長寬比。
10.一種超聲波傳感器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配置于緩沖器背面的規定位置,用固定構件來按壓所述超聲波傳感器的結構要素即金屬殼體的凸緣部,在該按壓的狀態下,將所述固定構件固定于所述緩沖器。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構件包括始終按壓金屬殼體的凸緣部的施力構件。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超聲波傳感器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構件上形成施力構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5398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懸掛式單體空心柱式熱管LED散熱器
- 下一篇:燈座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