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及碳酸酯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80052942.4 | 申請日: | 201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21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下川床祥城;村山公一;武內寬;菅野任;佐佐木祐明;大久保和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井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7C209/62 | 分類號: | C07C209/62;C07C29/09;C07C31/12;C07C211/50;C07C263/04;C07C265/14;C07C269/04;C07C27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楊宏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氰酸 殘渣 處理 方法 碳酸 | ||
1.一種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胺和、脲和/或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以及醇的反應生成氨基甲酸酯,從由所述氨基甲酸酯的熱分解反應得到的分解液中,分離出異氰酸酯及醇而得到異氰酸酯殘渣,使所述異氰酸酯殘渣與高壓高溫水接觸,將其分解為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劑存在下使所述異氰酸酯殘渣與高壓高溫水接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異氰酸酯殘渣中配合碳酸酯,使配合有所述碳酸酯的所述異氰酸酯殘渣與高壓高溫水接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氨基甲酸酯的生成中使用的胺為分解異氰酸酯殘渣而得到的胺;
氨基甲酸酯的生成中使用的醇為從由氨基甲酸酯的熱分解反應得到的分解液中分離的醇。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劑是沸點為250℃以上的芳香族烴類。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將異氰酸酯殘渣分解后回收溶劑,
在將異氰酸酯殘渣分解后所回收的溶劑的存在下將氨基甲酸酯熱分解。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胺和、脲和/或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以及醇的氨基甲酸酯化反應得到所述碳酸酯。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從在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應后分離的含有碳酸酯的低沸點成分中進一步進行粗分離得到所述碳酸酯。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酯含有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異氰酸酯殘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沸點成分還含有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
在從所述低沸點成分中將所述碳酸酯粗分離的同時,將所述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粗分離,
將所述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作為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應的原料成分使用。
11.一種碳酸酯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選自由碳酸二烷基酯、碳酸二芳基酯及烷基芳基碳酸酯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碳酸酯與高壓高溫水接觸,將其分解為醇。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碳酸酯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胺和、脲和/或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以及醇的氨基甲酸酯化反應得到所述碳酸酯。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碳酸酯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從在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應后分離的、含有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及碳酸酯的低沸點成分中進一步進行粗分離,由此得到所述碳酸酯。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碳酸酯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酯含有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碳酸酯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分解所述碳酸酯而得到的所述醇作為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應的原料成分使用。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碳酸酯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N-無取代氨基甲酸酯從所述低沸點成分中粗分離,將其作為所述氨基甲酸酯化反應的原料成分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井化學株式會社,未經(jīng)三井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5294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