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無繩熨斗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80050200.8 | 申請日: | 201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73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下坂喜一;藤本洋;大塚康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6F75/30 | 分類號: | D06F75/30;D06F75/20;D06F75/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熨斗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熨平衣物的褶皺的熨斗,特別是涉及一種熨斗主體不具有電源線的無繩熨斗。
背景技術
作為熨斗的底面的底板具有前端部為尖頭的形狀。通過使底板在衣物上沿前端部的方向滑動能夠撫平衣物。由此,熨平衣物的褶皺。另外,通過使用尖頭形狀的底板的前端部,易于熨斗對衣物的紐扣周圍等精細部位進行熨燙。
在熨衣臺等限制空間的場所用熨斗進行熨燙。在這種情況下,熨斗重復進行向前端部的方向前進和向其相反方向后退的往復動作。普通的熨斗的底板的后端部不是尖頭形狀。因此,當在衣物上一邊滑動底板一邊后退時,衣物沒有被充分地撫平,而使衣物產生褶皺。將由熨斗產生的這種褶皺稱為回褶。回褶難以再次熨平。另一方面,通過使熨斗重復進行前進和后退的往復動作來高效地進行熨燙。因此,為了防止使熨斗后退時產生的回褶,使用者必須將底板的后端部一邊從衣物上抬起一邊后退。對于使用者來說,這種后退動作很麻煩。
另一方面,為了易于進行熨燙,存在一種熨斗主體不具有電源線的無繩熨斗。無繩熨斗由支架和熨斗主體構成,其中,該支架具有電源線,該熨斗主體具有用于加熱底板的加熱器。通過將熨斗主體載置在支架上,能夠將支架的電源線與熨斗主體的加熱器進行電連接。也就是說,僅當熨斗主體被載置在支架上時加熱器才被通電。使用者從支架上取下底板被加熱器加熱了的熨斗主體,利用底板的余熱進行熨燙。當進行熨燙過程中,底板的溫度逐漸下降。然而,有時使用者為了調整衣物的形狀而將熨斗主體再次載置在支架上。此時,加熱器被再次通電,來加熱底板。通過重復該動作,無繩熨斗能夠與具有電源線的熨斗同樣地進行熨燙。
在無繩熨斗中,作為防止回褶的結構,例如存在一種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熨斗。圖11是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無繩熨斗的熨斗主體的仰視圖。如圖11所示,底板101具有尖頭形狀的前端部103和后端部102。由于后端部102具有尖頭形狀,因此即使底板101在衣物上滑動并后退,也不容易產生回褶。
在此,無繩熨斗利用底板101的余熱,因此在底板101的熱容量小的情況下,進行熨燙時的底板101的溫度急劇下降。也就是說,不能充分進行熨燙。特別是,在具有蒸汽發(fā)生裝置的無繩熨斗中,由于水的氣化熱導致溫度下降更為劇烈。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熨燙所需的溫度,使用者需要頻繁地將熨斗主體載置在支架上。由于頻繁地將熨斗主體載置在支架上導致熨燙的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在無繩熨斗中增加底板101的面積。因而,如圖11所示,在上述以往的無繩熨斗中,后端部102不是那么尖頭的形狀。后端部102越是尖頭形狀,越難以產生回褶,因此利用上述以往的無繩熨斗不能充分抑制回褶的產生。
另外,上述以往的無繩熨斗的后端部102的上方被把手104遮蓋。后端部102的更后方的上方設置有供電用的連接端子105。也就是說,由于被把手104、連接端子105遮擋而不能視覺觀察到到后端部102。因而,熨斗后退時的使用性能差。
也就是說,以往的無繩熨斗難以同時具備如下兩種功能:使底板101的后端部102為尖頭形狀來抑制回褶的產生、以及增加底板101的面積來確保熱容量以減少溫度下降。并且,當使熨斗后退時,難以視覺觀察到后端部102。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8385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抑制后退時的回褶的產生的尖頭的后端部并且能夠視覺觀察到后端部的無繩熨斗。本發(fā)明的無繩熨斗具備熨斗主體和支架,該熨斗主體具有:基底;底板,其配設在上述基底的下表面,且前端部和后端部形成為尖頭形狀;把手,其配設在上述基底的上方;凹狀的受電部,其形成在上述把手的后部;以及受電端子,其設置在上述受電部的內部,該支架具有:載置部,其以使上述基底向前上方傾斜的方式載置上述熨斗主體;凸狀的供電部,其形成在上述載置部的后部;電極,其設置在上述供電部的內部;以及收容部,其設置在上述供電部的下方,當將上述熨斗主體載置在上述支架上時,上述后端部收容于上述收容部,上述受電部與上述供電部相嵌合,上述受電端子與上述電極電連接,并且,上述受電端子與上述電極的連接部分位于上述后端部的前方。
根據(jù)該結構,能夠確保底板的面積及確保熱容量,并且能夠將后端部形成為尖頭形狀。另外,能夠視覺觀察到后端部。由此,能夠一邊視覺觀察后端部一邊使熨斗主體后退地進行熨燙,并且能夠抑制回褶的產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無繩熨斗的側視圖。
圖2是該實施方式的無繩熨斗的局部剖視圖。
圖3是該實施方式的無繩熨斗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502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