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聚碳酸酯樹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80048046.0 | 申請日: | 201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5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田中隆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出光興產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K3/00;C08K3/22;C08K3/40;C08L33/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蔣亭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碳酸酯 樹脂 組合 成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使用它形成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型品、及該樹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更具體來說,涉及利用聚碳酸酯的耐熱性及機械特性,同時適合于具有金屬風格外觀及銀河風格外觀等的電視、冰箱、吸塵器等需要外觀設計的結構部件領域的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進行成型而形成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型品,以及該樹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聚碳酸酯樹脂成型品的透明性、耐熱性及機械特性優異,因此被廣泛地用作電氣·電子領域、機械領域、汽車領域等中的工業用透明材料,另外,還被廣泛地用作透鏡及光盤等光學用材料等。
另外,對于聚碳酸酯樹脂成型品,已知在需要更高的機械特性的情況下,要添加玻璃填料等,另外在需要金屬風格外觀及銀河風格外觀(整體上像星星裝飾在夜空上閃閃發光的外觀)等高外觀設計的情況下,要添加光澤粒子等。
但是,如果添加通常使用的E玻璃作為玻璃填料,則由于折射率之差,得不到透明性。另外,對添加了光澤粒子的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進行樹脂成型時,熔融樹脂相互合流而在熔接部分產生熔合線,產生熔接線及以熔接線為邊界的左右部分的明度差(粉狀粒子的取向),使商品價值急劇下降。
作為含有玻璃填料、研究了透明性改進的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例如已提出了(1)含有使用羥基芳烷基醇和內酯的反應生成物作為末端終止劑的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和與該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的折射率之差為0.01以下的玻璃填料的樹脂組合物(參見專利文獻1)、(2)由聚碳酸酯樹脂、和與該聚碳酸酯樹脂的折射率之差為0.015以下的玻璃填料及聚己內酯組成的樹脂組合物(參見專利文獻2)、(3)按特定比例使玻璃填料組合物中含有ZrO2、TiO2、BaO、ZnO等、使折射率與聚碳酸酯樹脂接近的玻璃組合物(參見專利文獻3)等。
但是,在專利文獻1~3的情況下,對于降低熔合線及光澤粒子取向的課題均未記載。
另外,作為含有光澤粒子、研究了透明性改進的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例如已提出了(4)含有具備平均粒子徑10~300μm、長徑比1/8~1的形狀的粒子作為光澤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參見專利文獻4)、(5)含有設計成四邊形切除一角的金屬微粒子作為光澤粒子的樹脂組合物(參見專利文獻5)。
但是,不用說抑制熔合線的發生,從降低以熔合線為邊界的左右部分的明度差方面考慮,如專利文獻4及5這樣僅依賴光澤粒子本身的形狀不能獲得充分滿足要求的產品。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11851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9-16550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5-15563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公平6-99594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平7-5376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獲得熔合線熔接部的目視識別性降低、在熔合線左右不可目視識別明度差的、具有良好的金屬風格外觀或銀河風格外觀的成型品的,并且耐熱性及機械特性優異的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成型而形成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型品;以及其制造方法。
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反復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利用在由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與該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的折射率之差在特定的范圍內的玻璃纖維、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組成的含玻璃纖維的樹脂成分中,分別按規定比例含有具備不同粒徑范圍的2種光澤粒子以及具有特定平均粒徑的氧化鈦所形成的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成型而成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可以達到該目的。本發明是基于上述認識完成的。
即,本發明提供下述的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成型而成的聚碳酸酯樹脂及其制造方法。
1.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相對于由(A)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60~90質量%、(B)與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的折射率之差為0.02以下的玻璃纖維5~20質量%、及(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5~25質量%組成的含玻璃纖維的樹脂成分100質量份,含有(D)(D-1)平均粒徑為10μm以上且低于60μm的光澤粒子0.005~1.5質量份、(D-2)平均粒徑為60~300μm的光澤粒子0.005~5質量份、及(E)平均粒徑為0.05~3μm的氧化鈦0.05~0.4質量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出光興產株式會社,未經出光興產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480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