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產生可編輯的三維模型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47251.5 | 申請日: | 201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8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丹尼爾·C·斯特普爾斯;拉維坎斯·沃圖庫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門子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G06T17/20;G06T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陳煒 |
| 地址: | 美國得***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產生 編輯 三維 模型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公開內容總體上涉及一種計算機輔助設計、制圖、制造以及可視化系統(單獨地和共同地稱為“CAD系統”)。
背景技術
通常需要CAD系統來處理二維(2D)表示和三維(3D)表示。
發明內容
公開的實施方式包括一種用于在CAD系統中創建標有尺寸的對象模型的、包括自動將可編輯的尺寸與CAD系統中的對象模型相關聯的方法以及相關的CAD系統和計算機可讀媒體。該方法包括:接收包括尺寸信息的2D?CAD數據,以及創建對應于2D?CAD數據的3D模型。該方法還包括:將尺寸信息與3D模型的特征相關聯,以及將3D模型和相關聯的尺寸信息存儲在CAD系統中。尺寸信息之后可以被編輯以在3D模型中自動產生對應的變化。
各種實施方式還包括另外的一種方法以及相關的CAD系統和計算機可讀媒體。該方法可以在CAD系統中自動創建標有尺寸的對象模型。該方法包括:通過CAD系統接收3D?CAD模型和對應的包括尺寸信息的2DCAD數據,以及通過CAD系統將尺寸信息映射到3D?CAD模型。該方法包括:將映射的尺寸信息與3D?CAD模型的特征相關聯,以及將3DCAD模型和相關聯的尺寸信息存儲在CAD系統中。尺寸信息之后可以被編輯以在3D模型中自動產生對應的變化。
公開了其他實施方式、變體和特征。
上述內容相當廣泛地概述了本公開內容的特征和技術優點,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的詳細描述。在下文中,將描述形成權利要求的主題的本公開內容的另外的特征和優點。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可以容易地使用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和構思作為用于修改或設計執行本公開內容的相同目的的其他結構的基礎。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將意識到,這些等同結構在廣義形式上沒有偏離本公開內容的精神和范圍。
在開始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之前,對貫穿本專利文件使用的某些詞或短語的定義進行闡述是有利的:術語“包括”及其派生詞表示無限制地包括;術語“或”是包括性的,表示和/或;短語“相關聯”和“與其相關聯”及其派生詞可以表示包括、包括在內、與…互相連接、包含、包含在內、連接到或與…連接、耦接到或與…耦接、與…通信、與…合作、交錯、并列、接近、接合到或與…接合、具有、擁有等;并且,術語“控制器”表示控制至少一個操作的任意設備、系統或其部件,而不管這樣的設備是用硬件、固件、軟件來實現的還是用硬件、固件、軟件中的至少兩個的某種組合來實現的。應該注意,不管是本地的還是遠程的,與任意具體的控制器相關聯的功能性可以是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貫穿本專利文件,提供了某些詞和短語的定義,并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即使不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定義適用于這樣定義的詞和短語的之前的用法和未來的用法。雖然一些術語可以包括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但是所附權利要求可以清楚地將這些術語限定到具體的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為了更徹底地理解本公開內容以及本公開內容的優點,現在結合附圖給出下面的描述,其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對象,并且,其中:
圖1圖示了可以實現實施方式的數據處理系統的框圖;
圖2圖示了根據各種實施方式的簡單部件的2D圖的兩個方面;
圖3圖示了根據各種實施方式的部件的3D表示;
圖4圖示了根據各種實施方式產生的3D對象;
圖5圖示了根據各種實施方式的3D立體模型;
圖6圖示了根據各種實施方式的處理的流程圖;以及
圖7示出了根據各種實施方式的由系統針對3D立體模型輸入執行的處理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專利文件中,下面討論的圖1至圖7以及用于描述本公開內容的原理的各種實施方式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應該將其解釋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開內容的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本公開內容的原理可以用任意適當地布置的設備來實現。下面,將參考非限制性示例實施方式來描述本說明書的大量創新的教導。
許多用戶從上一代2D?CAD系統轉移到3D?CAD系統。一些3D?CAD系統使用“折疊”部件的2D幾何形狀的方法來形成3D立體模型的基礎。但是,即使在擠壓或旋轉幾何形狀的用戶干預之后,結果依然是“不智能的”立體模型,這是由于該模型僅僅是根據幾何形狀創建的模型。沒有自動應用于模型的持續的尺寸信息,也沒有待執行的尺寸方案的“設計意圖”。這限制了根據2D幾何形狀創建3D模型的有用性,因為需要額外的步驟來添加尺寸值以及提供編輯模塊以進行修正的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門子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公司,未經西門子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472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