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輕金屬合金浸漬的石墨體無效
| 申請號: | 201080044064.1 | 申請日: | 2010-10-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9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A·赫尼格;K-H·勞克特;H-H·貝克;W·蒂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SGL碳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21/02 | 分類號: | C22C21/02;B22F3/26;C04B35/52;C25B11/1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冀 |
| 地址: | 德國威***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輕金屬 合金 浸漬 石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輕金屬合金浸漬的石墨體。本發明還涉及用于制備這種石墨體的方法及其作為金屬零件放電加工的電極的應用。
所述的電火花燒蝕加工或放電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machining?EDM)是在工件和模具制造中用于在工件插入物和模型插入物內產生空腔的既定方法。然后特別的是,當需要高公差要求、高表面質量及金銀絲細工形狀(filigrane?Geometrien)時或者當必需具有高硬度的模型插入物時,使用這種方法。
典型的使用領域是用于注塑零件的模具制造,所述注塑零件例如在汽車工業還有電子設備如移動電話、電視機,在玩具工業或者包裝生產中使用。
為了生產鋁注塑件和壓力鑄造件還借助電火花燒蝕制造模具。
然而,與模具制造的直接方法硬銑削相比,在放電加工(EDM)時必須制備電極。電極通常由銅或者石墨制成。由于石墨在燒蝕加工或銑削加工期間并沒有因為熱作用而受到影響(無變形),所以趨勢顯然傾向于石墨。
基本上區分為粗蝕和精蝕。對于銅制成的電極僅可能使用銅電解液。對于石墨制成的電極可以優化所述的工藝,因為可以在用于粗剝蝕、通用剝蝕和精剝蝕的石墨之間進行選擇。相應的石墨通常被等靜壓壓制,此處使用介于1-15μm之間的細粒度。用戶能夠根據在短時間內由模具蝕出多少材料,而為此選擇特別適合用于粗蝕的石墨等級。如果目的是實現在最嚴格的公差情況下的高表面質量時,為此目的將使用用于所謂的“精蝕”的石墨等級。
特別是,所述的粗蝕也用在鍛造行業。
這里石墨與硬銑削直接競爭。所述的模具可能是巨大的(曲軸、橫拉桿、轉向節等),因此也可以完全不繞道電極制造而是通過硬銑削以直接的方法生產。
如早已描述的,還存在具有較小粒度的用于精蝕的石墨等級。此處還為了整個范圍的難以燒蝕的材料如硬質金屬、耐蝕耐熱銅合金(Ampcoloy)、高強度合金鈹銅(Mouldmax)、鉻鎳鐵合金(Inconel)和鈦合金,已經將石墨用銅浸漬。
電火花燒蝕加工的原理如下:
電極材料和工件如此放入加工位置,使得這兩者相互不接觸。保持存在間隙,其填充有絕緣液體電介質。現在,在工件和電極上通上電流(通常電極為正極)。如果這時所述的間隙很小,則進發出火花。人們稱之為“放電”。通過所生成的熱,金屬蒸發且留下凹坑。這時持續放電,如此自然產生許多凹坑,以及與此同時的材料缺損。整個放電過程顯然復雜得多而且存在著許多影響因素如脈沖持續時間、間歇時間、電流強度、電壓、填充系數、要達到的最終表面()等等。
由文獻JP?2004-209610已知用于金屬零件放電加工的電極材料,其由碳復合材料構成,該碳復合材料包含具有至少10%或更多硅含量的鋁合金。為了實現熔點降低以及降低熔滲溫度,鋁合金里10%及更多的硅含量被認為是必要的。此外,碳化鋁(Al4C3)的形成是有益的。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墨體,其用鋁合金浸漬,硅含量低于10%并且其適合用作金屬零件放電加工的電極。本發明還涉及用于制備這種石墨體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目的通過一種石墨體解決,其在由平均粒徑介于3~20μm范圍內的石墨粒子組成的基體中包含10~20體積%的鋁合金并且具有2.00~2.3g/cm3的密度,120~160N/mm2的抗彎強度,250~330N/mm2的抗壓強度,10.0×103~40×103N/mm3的彈性模量以及70~140W/mK如70~100W/mK的導熱系數,所述鋁合金含有5~9.9質量%的硅、0.05~5.0質量%的銅、0.5~1.5質量%的鐵、0.25~1.0質量%的錳、0.10~1.5質量%的鋅和0.05~0.35質量%的鈦。
本發明其他有利的實施方案體現在權利要求2至7中。
本發明將進一步舉例說明如下。
實施例1
石墨體由粒度分布為d50=10μm的合成石墨與粘合劑通過等靜壓壓制和隨后的碳化以及非氧化性條件下的石墨化制成。用輕金屬合金的浸漬通過將石墨坯件預熱至工件溫度以與熱膨脹系數匹配,以及通過澆鑄入待熔滲的碳體內部的合金注入來進行。此處所述的溫度應該選擇為相當于所使用的合金的熔融溫度+5℃。模具中特定的內部壓力為>1500bar。其根據下表內所示的大小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GL碳股份公司,未經SGL碳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440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