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文鐘擒縱機構和天文鐘擒縱機構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41856.3 | 申請日: | 201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6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幸田雅行;新輪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4B15/14 | 分類號: | G04B15/1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嚴志軍;楊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文鐘 機構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天文鐘擒縱機構,為鐘表用的天文鐘擒縱機構(100),包含擒縱輪(110)、具有能夠與擒縱輪(110)的齒部接觸的沖擊叉瓦(122)和釋放鉆(124)的擺輪(120)以及具有能夠與擒縱輪(110)的齒部接觸的鎖鉆(132)的工作桿(130),其中,
所述工作桿(130)具備多個包含單側工作彈簧(140)和單側工作彈簧支撐臂(133)的工作桿構成零件,所述單側工作彈簧(140)包含能夠與所述釋放鉆(124)接觸的部分,所述單側工作彈簧支撐臂(133)用于決定位于所述單側工作彈簧(140)的頂端的釋放鉆接觸部(140G)的位置,
各個所述工作桿構成零件之中的至少2個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各自的厚度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桿構成零件具備支撐所述鎖鉆(132)的鎖鉆支撐臂(13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側工作彈簧(140)、所述單側工作彈簧支撐臂(133)以及所述鎖鉆支撐臂(131)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厚度相同。
4.一種天文鐘擒縱機構,其中,所述工作桿(130)構成為能夠沿著所述鎖鉆(132)靠近所述擒縱輪(110)的方向和所述鎖鉆(132)遠離所述擒縱輪(110)的方向的2個方向旋轉,
所述單側工作彈簧(140)的變形彈簧部(140D)配置在所述鎖鉆支撐臂(131)和所述單側工作彈簧支撐臂(133)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側工作彈簧支撐臂(133)的下表面和所述單側工作彈簧(140)的下表面配置在相對于天文鐘擒縱機構擒縱輪(110)的旋轉中心軸線(110A)和所述擺輪(120)的旋轉中心軸線而垂直的1個平面內。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側工作彈簧(140)以這樣的方式形成角度而配置:當以作為連結所述擺輪(120)的旋轉中心(120A)和所述工作桿(130)的旋轉中心(130A)的直線的動作基準直線(129)為基準時,在與所述擒縱輪(110)所處的一側相反的一側,隨著其頂端部分遠離所述擺輪(120)的旋轉中心(120A),離所述動作基準直線(129)的距離增加。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鉆支撐臂(131)相對于所述動作基準直線(129)而位于與所述單側工作彈簧支撐臂(133)相反的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文鐘擒縱機構還具備復位彈簧(150),所述復位彈簧(150)用于將使所述工作桿(130)沿著所述鎖鉆(132)靠近所述擒縱輪(110)的方向旋轉的力施加于所述工作桿(130),
所述復位彈簧(150)、所述單側工作彈簧(140)、所述鎖鉆支撐臂(131)以及所述單側工作彈簧支撐臂(133)一體地形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文鐘擒縱機構還具備復位彈簧(150),所述復位彈簧(150)用于將使所述工作桿(130)沿著所述鎖鉆(132)靠近所述擒縱輪(110)的方向旋轉的力施加于所述工作桿(130),
所述復位彈簧(150)在相對于所述工作桿(130)的旋轉軸而設于所述鎖鉆支撐臂(131)和所述單側工作彈簧支撐臂(133)的相反側的窗部之中形成為旋渦狀。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其特征在于,用于將所述單側工作彈簧(140)的釋放鉆接觸部(140G)壓在所述單側工作彈簧支撐臂(133)的單側工作彈簧限制桿(141)被固定至所述工作桿(130)的旋轉軸,或者固定至所述工作桿(130)的表面。
11.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鉆(132)與所述工作桿(130)一體地形成。
12.一種機械式鐘表,構成為具備構成機械式鐘表的動力源的發條、由所述發條反卷時的旋轉力旋轉的表側輪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表側輪列的旋轉的擒縱機構,其中,所述擒縱機構由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天文鐘擒縱機構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電子有限公司,未經精工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4185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