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38686.3 | 申請日: | 2010-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4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小島崇明;木脅幸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普利司通 |
| 主分類號: | B60C11/01 | 分類號: | B60C11/01;B60C5/00;B60C11/04;B60C1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輪胎,其包括用于與路面接觸的胎面、設置在比胎面靠輪胎徑向內側的胎側部、及設置在胎面與胎側部之間的胎肩加強部。
背景技術
以往,在安裝于轎車等車輛的輪胎中,采用了用于降低輪胎在粗糙路面的鋪裝道路等、具有不規則的凹凸的路面上滾動時產生的路面噪聲的各種方法。例如公知有一種在胎面的胎肩部分使用了硬度較高的橡膠的輪胎(參照專利文獻1)。
根據這種輪胎,抑制在路面的凹凸中的凸狀部分擠入到胎面中時所產生的胎面變形。因此,抑制胎面的接地壓力增大,從而能夠抑制輪胎在粗糙的路面上滾動時路面噪聲增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4048號公報(第5頁,第1圖)
但是,近來對路面噪聲的產生機理進行深入研究的結果,逐漸明確了由路面的凹凸導致胎肩加強部振動也是路面噪聲的原因之一。
即,在平滑路面的情況下,通常胎肩加強部不與路面接觸。另一方面,在粗糙路面的鋪裝道路等路面中存在細小凹凸的情況下,胎肩加強部與路面接觸,該凹凸導致胎肩加強部振動。這種胎肩加強部的振動會增大路面噪聲。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抑制由胎肩加強部的振動引起的路面噪聲的產生、并進一步降低了路面噪聲的輪胎。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本發明的第1特征的主旨為,一種輪胎(充氣輪胎1),包括:胎面(胎面50),其設置在比胎體(胎體20)靠輪胎徑向外側的位置,并用于與路面相接觸;胎側部(胎側部60),其設置在比上述胎面靠輪胎徑向內側的位置;以及胎肩加強部(胎肩加強部70),其設置在上述胎面和上述胎側部之間;上述輪胎包括凹胎肩區域(凹胎肩區域US),該凹胎肩區域設置在上述胎肩加強部(胎肩加強部70)中,并具有預定的寬度,并且沿輪胎周向延伸,在上述凹胎肩區域中形成有比上述輪胎的表面凹陷的多個凹部(凹部80)、及未形成有上述凹部的表面部(表面部90),上述凹部在上述凹胎肩區域中所占的比率為60%以上。
在此,凹胎肩區域表示在對輪胎施加有正常內壓及正常載荷的狀態下在輪胎滾動時不與路面相接觸的部分。另外,正常內壓是與JATMA(日本汽車輪胎協會)的Year?Book2008年度版的最大負載能力相對應的空氣壓力,正常載荷是與JATMA(日本汽車輪胎協會)的Year?Book2008年度版的適用單輪的情況下的最大負載能力相當的載荷。除日本之外,正常內壓是與后述的標準所記載的單輪最大負載(最大負載能力)相對應的空氣壓力,正常載荷是后述的標準所記載的適用尺寸中的單輪最大載荷(最大負載能力)。標準由生產或者使用輪胎的地域中的有效的產業標準來確定。例如在美利堅合眾國是“The?Tire?and?Rim?Association?Inc.的Year?Book”,在歐洲是“The?European?Tire?and?Rim?Technical?Organization的Standards?Manual”。
根據該特征,具有預定寬度的凹胎肩區域沿輪胎周向T?C延伸,在凹胎肩區域形成多個凹部和表面部。由此,即使在路面上存在細小凹凸的情況下,路面的凹凸也不會與凹部接觸,凹胎肩區域與路面接觸的面積減少。因此,抑制胎面的接地壓力增大,從而能夠抑制由路面的凹凸導致凹胎肩區域振動。因而,能夠抑制產生由凹胎肩區域的振動引起的路面噪聲,結果,能夠提供一種進一步降低了路面噪聲的輪胎。
特別是,與凹部在凹胎肩區域中所占的比率小于60%的情況相比,能夠同時實現抑制凹胎肩區域的剪切剛性降低和減少凹胎肩區域與路面接觸的面積。因此,能夠在抑制產生路面噪聲的同時確保操縱穩定性、轉彎性能等。
本發明的第2特征的主旨為,根據本發明的第1特征,在上述輪胎表面上,在設上述凹胎肩區域沿輪胎徑向的寬度為L?1、設上述凹胎肩區域沿輪胎周向的長度為L2、設上述凹部的體積為V、設上述凹部的最深部的深度為D的情況下,滿足V≥L1·L2·(D/2)的關系。
本發明的第3特征的主旨為,根據本發明的第1特征或第2特征,上述表面部形成在各個上述凹部的周圍。
本發明的第4特征的主旨為,根據本發明的第1特征,在上述輪胎表面上,上述凹部是多邊形。
本發明的第5特征的主旨為,根據本發明的第4特征,在上述輪胎表面上,形成上述凹部的邊(邊81)相對于輪胎周向傾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普利司通,未經株式會社普利司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386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層地板構造及雙層地板用支承腳
- 下一篇:印網掩模用清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