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38400.1 | 申請日: | 2010-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824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30 |
| 發明(設計)人: | 松本幸治;野木幸三;藤野真一;大六賴道;石崎邦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本觸媒 |
| 主分類號: | C08J3/24 | 分類號: | C08J3/24;C08J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水性 樹脂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將單體水溶液供給到聚合反應中獲得含水凝膠的聚合工序;和,
干燥所述含水凝膠的干燥工序,
所述干燥工序中的干燥利用連續通氣帶式干燥機進行,
供給到所述干燥工序的含水凝膠的固體成分為35重量%以上,
由下述數學式1所示的積載在所述連續通氣帶式干燥機的通氣帶上的所述含水凝膠的厚度變化率(1)為1.05~5。
[數學式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由下述式2所示的積載在所述連續通氣帶式干燥機的通氣帶上的所述含水凝膠的厚度變化率(2)為1.05~3.00。
[數學式2]
3.一種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將單體水溶液供給到聚合反應中獲得含水凝膠的工序;和,
干燥所述含水凝膠的干燥工序,
所述干燥工序中的干燥利用連續通氣帶式干燥機進行,
供給到所述干燥工序的含水凝膠的固體成分為35重量%以上,
利用非勻速的橫向給料機或振動給料機將所述含水凝膠積載到連續通氣帶式干燥機上。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通氣帶為沖孔金屬。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通氣帶的開孔率為20~50%。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通氣帶的長度為5~100m,所述通氣帶的寬度為1~10m,所述通氣帶上積載的所述含水凝膠的厚度為1~30cm。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將通過所述干燥工序后的分級工序分離的微粉或該微粉的水添加物在所述聚合工序或所述干燥工序中再循環。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還包括在所述聚合工序之后且所述干燥工序之前對含水凝膠進行細粒化的細粒化工序。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干燥工序中,在所述聚合工序后10分鐘以內使所述含水凝膠的固體成分為70重量%以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干燥工序中,在所述聚合工序后5分鐘以內使所述含水凝膠的固體成分為65重量%以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干燥工序中的干燥通過將所述含水凝膠暴露在溫度150~230℃、風速3m/秒以下的熱風中進行。
12.根據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單體水溶液含有甲氧基苯酚類。
13.根據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連續通氣帶式干燥機為具有5室以上的干燥室的連續通氣帶式干燥機。
14.根據權利要求1~13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干燥工序中,供于干燥的含水凝膠的固體成分為45~80重量%。
15.根據權利要求1~1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干燥工序中,對通過干燥使固體成分變為93重量%以上的含水凝膠進一步加熱干燥5分鐘以上。
16.根據權利要求1~1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干燥工序中,控制干燥工序后半的露點比干燥工序前半低。
17.根據權利要求1~16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單體包含丙烯酸(鹽)。
18.根據權利要求1~1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干燥工序后,進一步包含粉碎工序、分級工序和表面交聯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本觸媒,未經株式會社日本觸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3840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燉魚專用醬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通過質譜對蛋白質進行定量的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