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34725.2 | 申請日: | 2010-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72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立野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2D15/04 | 分類號: | F02D15/04;F02B75/04;F02F1/00;F02F1/18;F02M35/10;F02M35/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縮比 可變 內燃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由于內燃機負荷越低則熱效率就越差,因而期望提高內燃機低負荷時的機械壓縮比((上死點氣缸體積+沖程體積)/上死點氣缸體積)來提高膨脹比,由此改善熱效率。為此,公知的是通過使氣缸體與曲軸箱相對移動來改變氣缸體與曲軸之間的距離,由此改變機械壓縮比。
對于V型內燃機,提出了使兩個氣缸組的各個氣缸體部分分別沿著各氣缸組的氣缸中心線相對于曲軸箱進行相對移動的方案,但難以通過一個連桿機構(或者凸輪機構)來使每個氣缸體部分相對移動,由于每個氣缸體部分需要一對連桿機構(或者凸輪機構),因此整體上需要兩對連桿機構。
為了減少連桿機構的數量,提出了一種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其中,將兩個氣缸組的氣缸體構成為一體,并通過一對連桿機構使如此構成為一體的氣缸體相對于曲軸箱進行相對移動(參考專利文獻1)。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5-11374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5-25664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5-11373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9-09744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前述的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中,當使氣缸體相對于曲軸箱進行相對移動時,如果從前面觀看時兩個氣缸組之間的氣缸體中心線與通過曲軸中心的內燃機中心線準確一致,則能夠在氣缸體的各個移動位置,使得一個氣缸組中的上死點的連桿的中心線與氣缸中心線之間的角度等于另一個氣缸組中的上死點的連桿的中心線與氣缸中心線之間的角度,并使得一個氣缸組的機械壓縮比等于另一個氣缸組的機械壓縮比。
但是,在前述的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中,當使氣缸體相對于曲軸箱進行相對移動時,從前面觀看時氣缸體中心線與內燃機中心線相分離。
此外,當使氣缸體相對于曲軸箱進行相對移動時,即使想要在從前面觀看時使氣缸體中心線與內燃機中心線相一致,由于用于使凸輪機構或連桿機構可動的間隙的緣故,有時氣缸體中心線與內燃機中心線也不會準確地一致。
如此,當使氣缸體相對于曲軸箱進行相對移動時,從前面觀看時氣缸體中心線與內燃機中心線不準確一致的情況下,在各個相對移動位置,一個氣缸組的機械壓縮比與另一個氣缸組的機械壓縮比有時會不相等。
從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將兩個氣缸組的氣缸體構成為一體并相對于曲軸箱相對移動該兩個氣缸組的氣缸體的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中,能夠進行調整以使得各相對移動位置處的兩個氣缸組的機械壓縮比相等。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將兩個氣缸組的氣缸體構成為一體,并相對于曲軸箱相對移動所述兩個氣缸組的氣缸體,所述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相對移動機構,其使所述氣缸體的一個氣缸組側相對移動;以及第二相對移動機構,其使所述氣缸體的另一個氣缸組側相對移動;其中,所述第一相對移動機構和所述第二相對移動機構能夠被獨立地控制,并能夠使得第一相對移動距離和第二相對移動距離不同,所述第一相對移動距離是由所述第一相對移動機構帶給所述氣缸體的一個氣缸組側的、在從前面觀看時的通過曲軸中心的內燃機中心線方向上的相對移動距離,所述第二相對移動距離是由所述第二相對移動機構帶給所述氣缸體的另一個氣缸組側的、在所述內燃機中心線方向上的相對移動距離。
根據本發明的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的特征在于,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中,所述第一相對移動機構是具有一個自由度的連桿機構,所述第二相對移動機構是具有兩個自由度的連桿機構。
根據本發明的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的特征在于,在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縮比可變V型內燃機中,當所述第一相對移動距離和所述第二相對移動距離被改變了時,通過所述第一相對移動機構對所述第一相對移動距離進行反饋控制或者通過所述第二相對移動機構對所述第二相對移動距離進行反饋控制,以使代表一個氣缸組的燃燒壓與代表另一個氣缸組的燃燒壓之差落入允許范圍內。
發明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347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形成電容器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旋轉運動和鎖定按鈕的安全剃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