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轉軸承和風車的旋轉部支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33307.1 | 申請日: | 201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72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堀徑生;桑原溫 | 申請(專利權)人: | NTN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C33/372 | 分類號: | F16C33/372;F03D11/00;F16C19/18;F16C1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標專利事務所 11216 | 代理人: | 劉激揚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軸承 風車 支承 裝置 | ||
相關申請
本申請要求申請日為2009年7月27日、申請號為日本特愿2009-174261號申請的優先權,通過參照其整體作為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內容而引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比如在風力發電裝置的偏角、葉片用的旋轉部、甲板起重機等中作為旋轉座使用的旋轉軸承和風車的旋轉部支承裝置。
背景技術
風力發電用的風車(風力發電裝置)的偏角、葉片用的旋轉部等所采用的旋轉軸承正在投入實用。在風力發電裝置中,對應于風的狀態,必須隨時改變葉片的角度和導流罩的朝向。由此,葉片和導流罩分別通過旋轉軸承,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承,通過圖示以外的驅動機構而使其旋轉。
作為旋轉軸承的保持器形式,具有填隙片形式,即滾動體分離器形式(專利文獻1)或保持器形式。用于風車等的旋轉軸承承受軸向荷載、以及徑向荷載、彎矩荷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平1-174626號公報
發明內容
如果軸向荷載、彎矩荷載作用于風車所使用的旋轉軸承上,則各滾動體的接觸角不同,每個滾動體的公轉速度變化。在采用上述填隙片時,在位于滾動體和填隙片之間的圓周方向的間隙堵塞時,在滾動體和填隙片之間產生干涉力。
由于對于填隙片來說,針對每個滾珠尺寸而確定其尺寸,故并不局限于滾珠PCD,而兼用于各種軸承尺寸。由此,可抑制模具費用等的附帶經費。在過去,用于建筑機械、吊車的旋轉軸承的保持器形式為樹脂制的填隙片形式。
發電容量在1MW以上的大型的風力發電裝置的偏角、葉片用的旋轉軸承所采用的滾珠尺寸多采用大大超過滾珠直徑30mm的尺寸。在采用用于超過直徑30mm這樣的滾珠的樹脂填隙片中,由于其為壁厚件,故在注射成形時,在該樹脂填隙片的內部、表面上容易產生空隙。
在這里,列舉樹脂填隙片的優缺點:
優點:
(1)可兼用作不局限于滾珠PCD的樹脂填隙片;
(2)質量小;
(3)價格低。
缺點:
(1)空隙造成強度不足;
(2)相對保持器形式,滾珠的離合集散容易。
一般人們會考慮通過減薄壁等方式應對空隙的方法,但是如果考慮強度方面,則無法稱之為上策。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轉軸承和風車的旋轉部支承裝置,其中,可抑制模具費用等的附帶經費,可解決空隙造成的強度不足。
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旋轉軸承為下述的旋轉軸承,其中,分別在內圈和外圈上形成軌道槽,在該內外圈的軌道槽之間設置多個滾珠和夾設于這些滾珠之間的填隙片,該旋轉軸承為4點接觸滾珠軸承,其中,按照滾珠與內外圈的軌道槽的內面4點接觸的形狀而形成上述各軌道槽的截面形狀,上述填隙片由樹脂材料形成,在溫度為270℃時,該樹脂材料的熔融粘度在1000Pa·s~2000Pa·s的范圍內。
按照該方案,由于填隙片的樹脂材料的熔融粘度為1000Pa·s(溫度270℃)以上,故即使在填隙片為厚壁的情況下,仍可抑制該填隙片的內部或表面的空隙的發生。由此,可防止填隙片的強度不足于未然。對于該填隙片,由于針對每個滾珠尺寸而確定尺寸,故并不局限于滾珠PCD,而可兼用于各種的軸承尺寸。由此,可抑制模具費用等的附帶經費。于是,可謀求旋轉軸承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由于為滾珠4點接觸于內外圈的軌道槽的內面上的4點接觸滾珠軸承,故可施加兩個方向的軸向荷載。
也可使上述填隙片的兩側的滾珠接觸面呈伴隨向中心部的移動而深陷的凹面形狀,對該填隙片進行注射成形的模具的澆口位置設置于上述凹面形狀的底部。比如,如果將模具的澆口位置設置于填隙片的外徑部,則空隙的發生率高,而且具有填隙片的圓周方向(軸承組裝后的狀態)的強度發生偏移的情況。相對該情況,如果將模具的澆口位置設置于上述凹面形狀的底部,則謀求空隙的發生率的降低,可在今后防止填隙片的圓周方向的強度發生偏移。也可使上述填隙片的兩側的滾珠接觸面呈伴隨向中心部的移動而深陷的凹面形狀,在該凹陷部的中心部設置比該凹部進一步凹陷的凹部,對該填隙片注射成形的模具的澆口位置設置于上述凹部。
上述填隙片的樹脂材料也可為PA6。“PA6”指使己內酰胺開環縮聚反應而得到的聚酰胺,也稱為“尼龍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TN株式會社,未經NTN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333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