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壓縮機容量控制的抽吸截流卸載器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33000.1 | 申請日: | 2010-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72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A.利夫森;M.F.塔拉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利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49/22 | 分類號: | F04B49/22;F04B49/03;F04B1/04;F04B39/08;F04B39/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原紹輝;傅永霄 |
| 地址: | 美國康***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壓縮機 容量 控制 抽吸 截流 卸載 | ||
背景技術
制冷和空調系統通常構造成具有用于系統容量控制的手段,從而允許系統改善溫度控制精度、可靠性及能量效率。
當前,制冷和空調系統的容量控制最常見的方法是通過單元循環(響應于溫度或系統壓力中的起伏來打開和關閉壓縮機)而完成。然而,單元循環不允許嚴格的溫度控制,所以常在被調節/受制冷的空間內產生不適和/或不希望的溫度變化。
位于壓縮機下游的抽吸管線上的抽吸調節閥是另一種常用于系統容量控制的裝置。然而,抽吸調節閥昂貴并且對于系統容量控制而言效率差。
為了克服這一點,已經開發了集成到壓縮機的抽吸截流卸載器閥。Sandkoetter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號2006/0218959中公開了一種這樣的抽吸截流卸載器閥。不幸的是,Sandkoetter中所公開的抽吸截流卸載器閥僅適用于在單級壓縮機中運行,其中,僅由并行操作的低級氣缸來完成壓縮。而且,Sandkoetter公開了所有氣缸單元44在低部分負載范圍內具有相同的切換間隔,并且所有抽吸截流卸載器閥優選地在高部分負載范圍內以相同的切換間隔操作以避免壓縮機活塞的平衡問題。通過在低或高部分負載范圍內以相同切換間隔操作所有閥會極大地降低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的使用壽命,因為即使當通過僅操作一個閥就可以達到降低的壓縮機容量時,也都必須打開和關閉每個閥。在Sandkoetter的申請中,也沒有對于任何閥的循環數目的計數或監視。因此,不可能在閥之間分配循環占空比(cycling?duty)。
發明內容
一種往復式壓縮機包括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第一和第二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以及控制器。第一和第二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集成到壓縮機并能夠快速循環以中斷至第一和第二氣缸的制冷劑流。控制器構造成以快速循環操作第一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和第二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中的至少一個并監視至少一個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的快速循環數目。另一方面,一種多級壓縮機具有至少一級作為低壓級以及至少另一級作為高壓級,并具有至少一個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該至少一個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能夠快速循環以中斷至一個或多個低級氣缸的制冷劑流。多級壓縮機具有控制器,該控制器構造成以快速循環操作低級上的至少一個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
附圖說明
圖1A是往復式壓縮機的一個實施例的剖面圖,其具有高壓縮級和低壓縮級并具有電連接到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的控制器。
圖1B是往復式壓縮機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剖面圖,其具有電連接到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的控制器。
圖2A是圖1A或圖1B的壓縮機的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氣缸蓋及氣缸體在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處于完全加載位置時的局部剖面圖。
圖2B是圖1A或圖1B的壓縮機的氣缸體、氣缸蓋及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在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處于完全卸載位置時的局部剖面圖。
圖3A是圖2A的完全加載位置的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和氣缸蓋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視圖。
圖3B是圖2B的完全卸載位置的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和氣缸蓋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A示出多級往復式壓縮機10M的剖面圖,其具有電連接到(一個或多個)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14的控制器12。在該多級壓縮機內,壓縮分兩步完成,其中,壓縮的第一級(從抽吸壓力到中間壓力)由(一個或多個)低級氣缸完成并且壓縮的第二級(從中間壓力到排放壓力)由(一個或多個)高級氣缸完成。除了抽吸截流卸載器閥組件14外,壓縮機10還包括低級氣缸蓋16L、高級氣缸蓋16H、外殼18、氣缸體20、低級氣缸組22L、高級氣缸組22H、低級氣缸24L、高級氣缸24H、活塞26、連接桿28、曲軸30、油槽32、抽吸歧管34以及中間歧管36。低級和高級氣缸蓋16L和16H中的每個都包括抽吸壓力空間(plenum)38和壓力空間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利公司,未經開利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330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