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X射線診斷裝置和長條圖像生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15002.8 | 申請日: | 201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8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大村英嗣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立醫療器械 |
| 主分類號: | A61B6/00 | 分類號: | A61B6/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蘇卉;車文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射線 診斷 裝置 長條 圖像 生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用透視圖像而生成長條圖像的X射線診斷裝置和長條圖像生成方法。
背景技術
X射線診斷裝置,從X射線產生部照射X射線,利用X射線檢測部監測透過受檢體的透過X射線,利用圖像處理部對基于由X射線檢測部所檢測出的透過X射線的X射線信號進行處理,由此在顯示部上顯示拍攝圖像或透視圖像。
X射線診斷裝置所使用的長條圖像生成方法是在顯示與受檢體的涉及大范圍的關注區域相關的圖像時進行的圖像生成方法。長條圖像生成方法中,根據包括X射線拍攝時的X射線產生部和X射線檢測部的影像系統的位置信息,將多個拍攝圖像接合。將所接合的一張圖像稱為長條圖像,例如用于側彎癥的診斷。在生成長條圖像時,使先取得的拍攝圖像依次重疊而進行顯示。(例如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7965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專利文獻1中,在生成長條圖像時,必須使拍攝圖像相互重復一部分而進行拍攝。因此,在拍攝圖像的重復部分會分別受照。可見,在專利文獻1中并未考慮到對受檢體的受照進行抑制。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抑制受檢體的受照而生成長條圖像的X射線診斷裝置和長條圖像生成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X射線診斷裝置,其具有:用于向受檢體照射X射線的X射線產生部、檢測基于透過上述受檢體的X射線的X射線信號的X射線檢測部、用于使包括上述X射線產生部和上述X射線檢測部的影像系統移動的驅動部、檢測上述影像系統的位置信息的位置傳感器、根據所檢測出的上述位置信息對基于由上述X射線檢測部得到的X射線信號的多個透視圖像幀進行累加(加算)而生成長條圖像的圖像處理部、顯示上述長條圖像的顯示部。此外,提供一種長條圖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照射X射線并檢測基于X射線的X射線信號的步驟、根據位置信息對基于X射線信號的多個透視圖像幀進行累加而生成長條圖像的步驟、顯示上述長條圖像的步驟。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以抑制受檢體的受照而生成長條圖像。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X射線診斷裝置的機構系統的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X射線診斷裝置的整體結構的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實施例4的動作流程圖的圖。
圖4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曲線圖。
圖5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曲線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校正前和校正后的長條圖像的圖。
圖7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曲線圖。
圖8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4的曲線圖。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光闌裝置62的構造的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光闌裝置62的控制具體例的圖。
圖11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效果的圖。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動作流程圖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圖1是顯示本發明的X射線診斷裝置1的機構系統的圖。機構系統的詳細內容例如如日本特開2008-136797所示。在這里,對與本發明相關的機構系統的主要部分進行說明。
實施例1
臺座部10是支撐拍攝臺整體(支撐臂部20、支撐框30、支柱部50等)的框體。在該臺座部10的內部收納有使支撐臂部20相對于臺座部10進行升降的升降機構以及使支撐臂部20相對于臺座部10進行旋轉的旋轉機構。
在支撐臂部20上設置有使支撐框30相對于支撐臂部20在支撐框30的長度方向上滑動的滑動機構。滑動機構未在圖中顯示,其具有:電動機、在電動機的驅動下進行旋轉的主動鏈輪、兩個從動鏈輪以及與各鏈輪嚙合的鏈條。鏈條的兩端部被固定在支撐框30的固定部上。通過主動鏈輪的旋轉可以送出鏈條,其結果是,能夠使支撐框30相對于支撐臂部20在長度方向上滑動。
在支撐框30的上部設置有放置受檢體100的頂板40。在拍攝臺1上,頂板40也可以相對于支撐框30在長度方向上滑動自如地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立醫療器械,未經株式會社日立醫療器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150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