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拌槽翻轉排出式密閉加壓型混拌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080010772.3 | 申請日: | 2010-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12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矢田泰雄;矢田龍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鈴鹿工程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B7/18 | 分類號: | B29B7/18;B01F7/04;B01F15/02;B29B7/2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呂林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拌槽 翻轉 排出 密閉 加壓 型混拌機 | ||
技術領域
在以往一般的已知的分批式的橡膠、塑料等高粘度混拌材料的混拌機中,有開放型的和密閉加壓型的(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密閉加壓型的高粘度材料的混拌機中,有混拌槽底開放排出式(吊門式)的和混拌槽翻轉排出式(傾斜式)的(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本發明涉及上述混拌槽翻轉排出式的密閉加壓型的混拌機。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的混拌槽翻轉排出式的上述密閉加壓型的混拌機,與混拌槽底開放排出式的混拌機相比,雖然在設備施工費的經濟性等方面有優勢,但也存在如下問題:(1)在使混拌槽翻轉而排出混拌物的動作上費時費力,(2)在由加壓蓋進行的閉蓋時,不能夠抑制來自收容投入的粉末配合劑的混拌槽的裝進開口部的該粉末配合劑的噴出。
如果對上述問題進一步具體地說明,則首先,關于上述(1),作為混拌結束的混拌槽內的混拌物的排出,如圖7(對與下述實施例的對應部分賦予與該實施例相同的符號)所示,通常,在使內部具備兩根混拌轉子10的混拌槽3繞一方的混拌轉子10的旋轉軸11的軸線翻轉140~160°的狀態下,使槽內的兩根混拌轉子10適當地正逆旋轉,使混拌物A從混拌槽3排出,但混拌槽3的翻轉角度是140~160°,即使包圍混拌槽的上面裝進開口部4的四周的開口部壁8之中的翻轉方向側壁8b執行滑動面的任務,但因為具有高粘著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類的混拌物A,至少其相當量因摩擦大而不在滑動面上滑落,迫使作業者用耙子樣的工具進行扒落的排出輔助作業。而且,其作業是使混拌轉子旋轉的扒出,是非常危險的作業,所以迫切希望不需要用簡易的手段進行人工作業。另外,作業者必須在每個進行分批裝進作業和排出作業的混拌機的前后來來去去,這些都成為延長分批周期而損害生產性的原因。
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如果進一步增大混拌槽3的翻轉角度,例如,翻轉180°,則混拌物A與上述滑動面接觸,不會阻礙排出,不會在滑落上花費時間、勞力,但因為作為混拌槽3的高速、寬范圍的啟動動作要求大馬力的驅動裝置和對因高速化而產生的翻轉結束時的停止動作的沖擊吸收機構要求牢固的結構,所以在翻轉速度的高速化和翻轉角度的擴大上從設備費用和節能化的觀點出發存在界限。而且,即使是上述的混拌槽3的140~160°的翻轉角度,與混拌槽底開放排出式混拌機相比,翻轉動作時間長,在生產性的方面也存在問題。
另外,在使混拌槽3的裝進開口面翻轉180°而排出混拌物A的結構中,因為翻轉的混拌槽3的裝進開口面變低,所以需要在地面上開鑿將排出的混拌物A的接受容器37插入的空間。在開鑿地面而不設置凹坑的情況下,將混拌機設置在架臺上而從高處向接受容器37進行落下排出的配置不能缺,但如果向高處設置混拌機,則混拌槽翻轉排出式的混拌機與混拌槽底開放排出式的相比,將損害作為優勢的初期或遷移時的設備施工的經濟性。因此,仍然抱著翻轉140°的翻轉排出式的混拌機中的生產性的缺點不變地,不得不導入該混拌機是現狀。
上述問題之(2)是如下的問題:在密閉型混拌機中,為了對橡膠、塑料等的高粘度混拌材料進行混拌,向混拌槽3投入的大量的粉末配合劑,與通過加壓蓋5向裝進開口部4的下降從混拌室7內推出的空氣相伴,從加壓蓋5的四周和混拌槽3的四周的開口部壁8之間的間隙向上方噴出,對此需要采取對策。即,在密閉加壓型混拌機中,在各種材料向混拌槽3投入之后,因為將加壓蓋5急速地向混拌室推入,所以不可避免上述粉末配合劑的噴出現象。
對待這樣的問題,即使將來自混拌槽3的裝進開口部4的粉塵由設置在其近處的外加的集塵機吸引來抑制粉塵的擴散,從投入的配合劑流出的量也不準確,即使將由集塵機捕捉的粉塵返回混拌槽3,也不能夠將混拌物做成正確的配合處方的混拌物,而且,因為在由集塵機回收的粉末配合劑中,混合了多段的分批的配合處方的粉末配合劑等,所以收集的灰塵(粉塵)的吸引量及每種配合劑的混合比例也不清楚,不能夠向攪拌批料中分配地混入。
因此,由外加集塵機回收的粉末配合劑,只作為灰塵而成為廢棄物。此狀況,不僅產生資源的損失,而且由于粉末配合劑的一部分的飛散,完成的混拌物嚴格來說不是像配合處方那樣,不能實現具有設計品質的再現性的批量生產,損壞了品質的可靠性。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31391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30551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鈴鹿工程株式會社,未經鈴鹿工程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800107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