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船用紫外線消毒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701136.2 | 申請日: | 201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329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趙瀛;白振光;原培勝;馬艷玲;王成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1/32 | 分類號: | C02F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楊志兵;高燕燕 |
| 地址: | 056027***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外線 消毒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闡明的一種船用紫外線消毒器,主要用于大型船舶(尤其是遠洋船舶)壓載水中的海洋生物和微生物的消毒處理,消除其對異地海洋環境的影響及生態的破壞;也可以用于船上生活用水、污水的消毒,屬于環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船舶壓載水是船舶在空載或輕載航行時為了自身安全而攜帶的海水,壓載操作是指船舶對壓載艙注入和排出壓載水的操作。通過壓載操作,可調整船舶吃水和穩性,減輕船體變形和航行阻力,降低船體振動,改善船舶的適航性,壓載是船舶安全航行的必備條件。
隨著航運業的發展,隨之轉移的壓載水的數量也急劇增加,估計每年有110億噸的壓載水在全球轉移,這些壓載水主要是取自于船舶卸貨港口及其附近水域,包含的數千種生物。這些生物隨著壓載和卸載的過程,在世界范圍內流動遷徙,會造成港口國水域生態平衡的破壞,給當地經濟帶來損失,還可能帶來具有地域特色的病原體,導致流行病的傳播,危害公眾健康。
2004年2月,IMO通過了《國際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控制與管理公約》(International?Convention?for?the?Control?and?Management?of?Ships?B?allast?Water?and?Sediments)。公約要求:航行時,船舶應在深海、開闊水域并盡可能遠離海岸處進行壓載水更換,需距離最近陸地至少200海里和水深至少200m以上。并規定從2009年起新造船舶必須安裝壓載水處理裝置,并對現有船舶執行追溯,在2017年所有遠洋船舶均需要安裝壓載水處理裝置,否則將不能駛入IMO成員國港口。
按照公約要求,進行壓載水處理最簡單的辦法是置換法。但壓載水置換帶來了兩個風險:一是船舶比其設計時預計的壓載水操作量幾乎增加了一倍,壓載水置換所產生的交變應力給船體造成更多的疲勞負擔,船體結構必然比其設計時的預期更早地進入疲勞期;另一個是進行壓載水置換操作均是由船員按照認可的計劃進行,船員的人為因素必將對實際執行有關規定的情況造成影響,如果多次違規操作,船體將更加提早產生疲勞缺陷,這對大型或超大型油輪、散貨船和集裝箱船的運輸來說,是個很大的風險。同時,使用傳統的置換方法還會使船舶在深海中耽擱一段時間,對船東來說,是很不愿意看到的,使用壓載水處理設備則可以減少在中途的航程耽擱,對于營運周轉快的船舶,特別是集裝箱船,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對于壓載水的處理有多種方法,但是從環保和能耗的角度來說,紫外消毒無疑是最合適的壓載水處理方法。紫外消毒時間短、效率高而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能耗也很低,已經獲得眾多船東的親睞。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高效的船用紫外線消毒器,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船舶壓載水肆意排放導致的海洋環境污染、生物入侵和人類健康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船用紫外線消毒器,其外殼為管狀全密封結構;紫外消毒器內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海水腔,另一部分是干燥腔;海水腔和干燥腔之間用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通孔的孔板完全密封隔離,孔板的每個通孔內穿過一個石英套管,各石英套管的軸線相互平行,石英套管通過雙層硅橡膠密封套連接在孔板上;石英套管在海水腔一端為封閉端,另一端開口于干燥腔;一臺紫外線消毒器包括一根或者數根紫外燈管,每根紫外燈管設置在一個石英套管中;
紫外線消毒器為臥式或者立式結構,海水腔上開設高位出水口和低位進水口,分別連接外部的出水管和進水管。
較佳地,該紫外線消毒器進一步包括設置于紫外消毒器內部的石英套管支撐板,石英套管支撐板與孔板平行設置并固接于紫外消毒器的外殼,石英套管穿過開設于石英套管支撐板上的通孔;石英套管支撐板上還具有令海水流過的結構。
較佳地,該紫外線消毒器包括多塊相互平行的石英套管支撐板,各石英套管支撐板均勻分布支撐于石英套管的各部位。
較佳地,該紫外線消毒器進一步包括設置于紫外線消毒器內部的一塊或者一塊以上的折流板,折流板與孔板平行設置,石英套管穿過開設于折流板上的通孔;折流板上還具有令海水流過的結構。
其中,在臥式的紫外線消毒器中,包括兩種結構的折流板,分別是缺失一側的不完整圓形平板結構和缺失兩側的不完整圓形平板結構;缺失一側的不完整圓形平板結構中缺失的一側稱為過水端,另一端為封閉端;缺失兩側的不完整圓形平板結構中缺失較大的一側稱為過水端,缺失較小的一側稱為封閉端;安裝時,兩種折流板間隔設置;對于缺失一側的折流板,過水端在下部,封閉端在上部;對于缺失兩側的折流板過水端在上部,封閉端在下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7011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