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體液分析定量取樣器用集液瓶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95938.7 | 申請日: | 201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028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05 |
| 發明(設計)人: | 馬榮華;周玉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榮華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體液 分析 定量 取樣 器用 集液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醫用體液分析取樣器的改進。
背景技術:
對患者進行尿液和其他體液的檢驗,是醫院的常規檢驗項目之一。以尿檢為例,先是由患者用一次性小塑料杯取出尿液,再送到檢驗室,再由醫務人員小心地將小塑料杯中的尿液倒入10ml至直徑約15mm集液瓶中,這一過程中患者持尿液送檢時需謹防別人碰撞溢出,在患者較多的時候尿液溢出的現象時有發生,極大的污染了醫院環境,還有由于集液瓶的口徑僅約15mm,醫務人員操作時必須十分小心,防止尿液溢出,另外尿液進入操作室到倒入集液瓶中的時間有多長,尿液在工作室蒸發的時間就有多長,當進行尿檢的患者較多時,患者尿液的蒸發量較大,特別是患者患有傳染病以及夏季溫度較高的季節時,蒸發的尿液分子對醫療環境危害很大,同時也極大的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這一現狀在全國的醫院中很普遍,目前尚未見到有關改善體液檢驗過程污染醫療環境的產品或技術改進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一次性體液分析定量取樣器用集液瓶,它能杜絕待檢體液在送檢和檢驗過程中液體的溢出和蒸發,避免對醫療環境造成污染,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一次性體液分析定量取樣器用集液瓶,包括瓶體,該瓶體的口部設有瓶蓋,所述的瓶蓋上加工有切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在瓶體口部設有瓶蓋,瓶蓋上加工有切口,切口處的材料為彈性材料,因而能夠從瓶蓋的切口處插入漏斗出料管,并且切口與漏斗出料管緊密貼合而處于密封狀態,通過漏斗向集液瓶中注入待檢的尿液(以尿液為例),拔出瓶蓋切口中的漏斗出料管,瓶蓋上的切口在自身彈性材料的彈力作用下迅速復位且自閉合,防止尿液從集液瓶上瓶蓋的切口處溢出,操作過程方便、迅速,患者自己就能通過漏斗向集液瓶中注入尿液,由于漏斗出料管上設有控制液位的排氣管,當注入集液瓶中的尿液達到規定量(一般為10ml)時,漏斗中的尿液浸沒排氣管端口,從而停止注入,患者倒掉漏斗中剩下的尿液并從瓶蓋切口處拔出漏斗出料管,則無論怎么晃動集液瓶,尿液都不會溢出,從而杜絕了患者在送檢過程中尿液的溢出、蒸發等污染現象。又由于尿液已經注入到集液瓶中,省卻了原先醫務人員要將尿液從小塑料杯倒入集液瓶的動作及其過程,因而又杜絕了尿液對工作環境的污染,并大大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結果的準確性。
瓶蓋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連接在瓶體的口部。
瓶蓋采用瓶塞的結構緊塞在瓶體的口部。
瓶蓋采用橡膠制成,橡膠具有較好的彈性。
瓶蓋的頂部設有通孔,通孔上連接有橡膠件,橡膠件上加工有切口。
瓶蓋上的切口為上下貫通的切口。
瓶蓋上的切口為盲切口,該結構切口的好處是切口不是上下貫通,仍有一個切口的端面不切開而處于密封狀態,確保未使用的集液瓶內部無菌。
瓶蓋上的切口為十字型切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一次性體液分析定量取樣器用集液瓶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次性體液分析定量取樣器用集液瓶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次性體液分析定量取樣器用集液瓶和漏斗共同構成一次性體液分析取樣器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中,瓶體1的端口部分通過螺紋連接有瓶蓋2(圖中螺紋未畫出),瓶蓋2上有通孔(圖中通孔未畫出),該通孔上粘接有橡膠件3,橡膠件3上加工有上下貫通的切口4,切口4的形狀為十字形。瓶體1、瓶蓋2和有切口4的橡膠件3構成集液瓶。使用時將瓶蓋2旋接在瓶體1的端口上,并將漏斗出料管5通過瓶蓋2上的切口4插入到瓶體1中,待檢驗的液體通過漏斗出料管5注入到瓶體1中,然后將漏斗出料管5從切口4中拔出,切口4迅速復位并自閉合,則集液瓶中的待檢液體不會通過切口溢出,有效避免待檢液體對環境的污染,患者和醫務人員的操作也更加方便高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榮華,未經馬榮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9593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