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91647.0 | 申請日: | 201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236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陸旻;張保青;劉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上海新拓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3/02 | 分類號: | B65G4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皮帶 自動檢測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皮帶跑偏檢測與調節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適用于給煤機及其他皮帶輸送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給煤機廣泛應用于火力發電廠燃煤爐制粉系統。在給煤機皮帶輸送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皮帶跑偏的現象。皮帶跑偏輕則造成給煤機撒煤,皮帶磨損,稱量不準,重則由于皮帶和給煤機機體之間劇烈摩擦引起皮帶軟化、燒焦甚至引起火災,造成整個生產停產。因此,正確地處理好給煤機皮帶跑偏關系到整個電廠的運行。
皮帶跑偏的影響因素有很多,造成皮帶跑偏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皮帶機本身的內在因素,也有外界環境因素。但綜合起來都是皮帶兩側的驅動力不平衡及托輥、滾筒對皮帶產生側向力等因素造成的。目前電廠人員在碰到給煤機皮帶跑偏時,都是通過人工手動調節,主要是通過調整張緊滾筒的軸承座的位置,來調節皮帶的應力達到平衡從而消除皮帶跑偏。
但是人工調節有很多缺點。首先,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很多時候工作人員只有在皮帶已經磨損嚴重時才會注意到跑偏的問題。其次,工作難度大,需要專業人士才能調節,否則該問題很容易反復出現,浪費人力物力。最后,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只有及時消除皮帶跑偏,才能保證給煤機能夠正常連續運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能夠及時檢測給煤機運行過程中皮帶跑偏的發生,并自動進行調整,消除皮帶跑偏。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電機、減速機、絲杠和張緊滾筒,所述電機和減速機通過固定塊固定在給煤機機體上,其中,所述電機通過接近開關和控制系統相連,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接近開關的跑偏信號,通過電機驅動絲杠,調整皮帶張緊滾筒兩端軸承座的位置,并通過張緊滾筒的張緊調節消除皮帶的跑偏狀態。
上述的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其中,所述接近開關為四個,兩兩分布在張緊滾筒的兩側,兩個接近開關與皮帶側面的距離分別為y1、y2,其中y2?>?y1?>?x,x為接近開關的最大動作距離。
上述的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其中,所述軸承座安裝在導軌上,所述絲杠與導軌平行設置,所述導軌上設有機械限位裝置。
上述的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其中,所述控制系統為給煤機的控制系統或單獨的PLC。
本實用新型對比現有技術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通過檢測皮帶與接近開關感應面之間的距離是否達到接近開關的最大動作距離來確定皮帶是否跑偏,跑偏信號送到給煤機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根據跑偏信號自動控制電機驅動絲杠,調整皮帶張緊滾筒兩端軸承座的位置,通過張緊滾筒的張緊調節并消除皮帶的跑偏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沿圖1中A-A向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俯視圖。
圖中:
1?接近開關????????????2?軸承座??????????????3?皮帶
4?張緊滾筒????????????5?電機????????????????6?減速機
7?固定塊?????????????8?絲杠????????????????9?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沿圖1中A-A向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俯視圖。
請參見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給煤機皮帶跑偏自動檢測與調節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電機5、減速機6、絲杠8和張緊滾筒4,所述電機5和減速機6通過固定塊7固定在給煤機機體上,其中,所述電機5通過接近開關1和控制系統相連,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接近開關1的跑偏信號,通過電機5驅動絲杠8,調整皮帶張緊滾筒兩端軸承座2的位置,并通過張緊滾筒(4)的張緊調節消除皮帶3的跑偏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上海新拓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上海新拓電力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916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