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沉淀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685810.2 | 申請日: | 201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215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左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泰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具體講的是一種沉淀池。
背景技術
沉淀池是應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懸浮物的一種構筑物,在污水處理中廣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內水流方向可分為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三種。
平流式沉淀池池體一般為長方形,由進水口、出水口和污泥斗三個部分組成,一端進水,另一端出水,污泥斗在池進口處。平流式沉淀池構造簡單,但占地面積較大。
豎流式沉淀池池體多為圓形,也有方形或多角形,污水由設在沉淀池中心的進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進水管的出口下設傘形擋板,使污水在池中均勻分布,然后沿池的整個斷面緩慢上升,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錐形污泥斗中,澄清水從池上端周圍的溢流堰中排出。這種池占地面積小,但深度大,池底為錐形,施工較困難。
輻流式沉淀池池體多為圓形,直徑較大而深度較小,污水自池中心進水管入池,沿半徑方向向池周緩慢流動,懸浮物在流動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進入污泥斗,澄清水從池周溢流入出水渠。輻流式沉淀池排泥設備復雜,操作困難,施工要求高。
以上三種為傳統的沉淀池,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沉淀效果不好,污水中懸浮物去除效率不高,一般在40%~60%之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沉淀效果好、懸浮物去除效率高、占地面積小、施工簡單、排泥方便的沉淀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沉淀池,它包括沉淀池主體、進水管、出水管及排泥管,所述沉淀池主體包含多個子沉淀池,子沉淀池之間串聯排列,子沉淀池內設置有斜管填料,子沉淀池的進水口在斜管填料下方的池壁上,子沉淀池的出水口在斜管填料上方的池壁上。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提供的沉淀池包含多個子沉淀池,污水順次通過串聯的子沉淀池,子沉淀池內進水口和出水口在池壁中上部,污水由池壁中上部的進水口流入子沉淀池后,再由底部經過斜管填料向上走,在這個水流折流的過程中懸浮物沉淀到底部,出水后的污水進入下一個子沉淀池,如此反復,使得本發明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比傳統沉淀池沉淀效果好,懸浮物去除率更高;由于本發明中子沉淀池之間串聯排列,結構緊湊,所以其占地面積小;沉淀池進水管在一端進水,出水管在另一端出水,排泥管安裝在池底,定期排泥,這使得本沉淀池施工操作簡單,排泥方便,不易堵塞。
所述斜管填料設在子沉淀池的上部,子沉淀池的下部為一個泥斗。在子沉淀池上部安裝斜管填料,底部加設泥斗,污水進入子沉淀池后,由底部經過斜管填料,水流方向向上走,懸浮物則沉淀到底部泥斗,斜管填料的安裝使得沉淀效果更好。
所述多個子沉淀池指三個子沉淀池,即第一子沉淀池、第二子沉淀池和第三子沉淀池。三個子沉淀池的設置使沉淀效果更好。
所述第一子沉淀池前側設置有第一布水槽,后側設置有第一溢流槽;第二子沉淀池前側設置有第二布水槽,后側設置有第二溢流槽;第三子沉淀池前側設置有第三布水槽,后側設置有第三溢流槽;所述第一布水槽、第一子沉淀池、第一溢流槽、第二布水槽、第二子沉淀池、第二溢流槽、第三布水槽、第三子沉淀池、第三溢流槽經水孔依次呈S形連通。布水槽和溢流槽的設置使沉淀效果更好,S形使整個沉淀池主體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
所述進水管安裝在第一布水槽槽壁上部,所述出水管安裝在第三溢流槽槽壁上部;所述第一布水槽、第二布水槽及第三布水槽中與子沉淀池相鄰的槽壁中部各設置有三個布水孔;所述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及第三溢流槽的槽壁上部各設置有一個溢流孔。布水孔用于向子沉淀池均勻布水,溢流孔將溢流槽中的水通向布水槽或出水管,這樣整個沉淀池主體依次連通,污水從進水管進入,處理完后從出水管排出。
所述排泥管安裝在第一子沉淀池、第二子沉淀池及第三子沉淀池的底部。排泥管通向污泥池,定期將泥斗中的污泥排入污泥池,施工簡單,排泥效果良好。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沉淀池的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的是圖1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進水管;2、出水管;3、排泥管;4、斜管填料;5、第一布水槽;6、第一子沉淀池;7、第一溢流槽;8、第二布水槽;9、第二子沉淀池;10、第二溢流槽;11、第三布水槽;12、第三子沉淀池;13、第三溢流槽;14、布水孔;15、溢流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但并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泰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泰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858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量元素水溶肥防結塊劑制備設備
- 下一篇:一種玻璃切割掰斷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