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681903.8 | 申請日: | 2010-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437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凱;王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23/04 | 分類號: | E21D23/04;E21D23/16;E21D15/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鄭世奇 |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支架 底座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支架底座的改造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
背景技術
綜采液壓支架是配合綜合采煤機割煤、推動運輸機前進、同時自身前進、支護和管理頂板、并防止頂板冒下落傷人的煤礦井下開采的支護設備,具有安全、高效等優點。
液壓支架主要由頂梁、掩護梁、立柱、前后四連桿、底座、推移千斤頂、操縱閥和控制閥等結構組成。其基本動作包括升柱、降柱、移架和推溜等。其中前后連桿與底座、掩護梁相鉸接,形成液壓支架最核心的四連桿機構。當該四連桿機構隨液壓支架上下運動時,使支架頂梁前端的運動軌跡形成一條近似于直線的雙扭線,從而保證支架具有一個合理穩定的運動機構。
前連桿是一個箱形結構,承受頂板對支架的水平推力以及支架承受偏載后產生的扭矩,以增強支架穩定性,所以要求前后連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目前,現有的液壓支架,由于其底座和前連桿的設計存在缺陷,導致前連桿下部的底座腔體內經常會存積了很多的煤和矸石。支架在工作中,經過多次的升架、降架和拉架,使得腔體內的煤和矸石經受了多次的擠壓而越積越實。當達到一定高度之后,在連桿的下端則會出現一個中間支點。前連桿在支撐和承壓的過程中的受力情況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而惡化,最終因疲勞而產生塑性變形和失效的幾率大大提高。
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在于:
前連桿承受彎扭應力作用而最終發生彎扭變形,變形較輕時,會導致支架傾斜和倒架,降低了支架支護的可靠性;變形嚴重時,支架有效支護能力喪失,危害工作面安全,前連桿也將無法矯正修復,最終報廢;壓實堆積在底座腔體內部的煤和矸石很難排盡,影響支架修理時的拆解與清理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效果明顯、成本低廉、能夠有效地延長支架使用壽命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包括液壓支架的前連桿以及底座,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桿通過銷軸與所述底座相互鉸接,在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桿與底座鉸接處的底座腔體內設置有填充塊。
優選地,所述填充塊通過固定螺釘固定在底座腔體內。
優選地,所述填充塊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優選地,所述填充塊為楔形。
優選地,所述填充塊的楔角為20~30度。
優選地,所述填充塊上沿的高度大于所屬底座腔體上沿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液壓支架底座腔體因為結構不合理而導致前連桿受力不合理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底座腔體因為結構不合理而導致堆積煤和矸石堆積而且難于清理的問題,提高了底座腔體的排矸性能,改善了底座的工作狀況和支架前連桿的受力情況,提高了支護可靠性,保證了生產的安全,增加了井下服務時間。并且,進一步,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使得現有每套液壓支架的前連桿需要修復和更換的比率均降至7%~8%的較低水平;同時,煤和矸石堆積的情況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底座的工作狀況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支架拆解和清理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節約了人力,縮短了支架的修理周期,降低了支架大修的成本,同時支架的支護可靠性增強,保證了生產安全,支架的使用壽命延長,井下服務時間也相應地得到了增加和延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其中示出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的優選實施例,包括液壓支架的前連桿1以及底座2,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桿1通過銷軸5與所述底座2相互鉸接,在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桿1與底座2鉸接處的底座腔體內設置有填充塊3。優選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填充塊3通過固定螺釘4固定在底座腔體內。更優選地,所述填充塊3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當然,對于本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而言,不難理解所述填充塊3可以由現有技術中的各種彈性強、具有較大壓縮比和較好耐候性的填充材料制成。進一步,所述填充塊3為楔形。當然,對于本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而言,不難理解所述填充塊3可以為各種與所述底座腔體相配合形狀或結構。優選地,所述填充塊3的楔角為20~30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填充塊3的楔角為25度。并且,所述填充塊3上沿的高度大于所屬底座腔體上沿的高度。
具體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原理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819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酰胺-胺改性坡縷石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冶金法N型多晶硅片磷吸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