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679145.6 | 申請日: | 201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033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呂茅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華偉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7/00 | 分類號: | G01B7/00;G01D5/244;G08C23/04;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溫旭 |
| 地址: | 519015 廣東省珠海市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源 紅外 鑰匙 旋轉 位置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五防”系統中的檢測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微機防誤操作閉鎖裝置是專為防止電力系統五種誤操作事故而研制生產的產品,已經逐步應用到各個電力技術領域,成為有效防止各類誤操作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的微機防誤操作閉鎖裝置主要包括控制單元、智能鑰匙與編碼鎖具。技術人員在使用智能鑰匙開啟編碼鎖具時,智能鑰匙在編碼鎖具的開鎖孔內轉動,技術人員需要根據智能鑰匙的轉動位置和個人經驗,而判斷編碼鎖具是否正確開鎖,十分不便,而且在操作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判斷失誤的情況,引起誤操作事故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包括:RFID(射頻識別)碼片,其嵌設于鎖具的鎖孔殼體內,該RFID碼片上設有感應線圈與信號傳輸裝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信號傳輸裝置為紅外發射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技術人員在使用智能鑰匙進行解鎖時,根據紅外發射管與紅外接收管之間的信號傳遞,就可以很準確的判斷出智能鑰匙所處的位置是否正確,減少了誤操作事故的發生,而且操作十分便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該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包括RFID碼片102,其嵌設于鎖具的鎖孔殼體101內,該RFID碼片102上設有感應線圈103與信號傳輸裝置104,該信號傳輸裝置為紅外發射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在本實施例中,以一個紅外發射管為例予以說明,但不局限于此。
該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設于鎖具的鎖孔殼體101內,并與智能鑰匙(圖未示)配合使用。當智能鑰匙插進鎖孔殼體101的鎖孔時,智能鑰匙內的讀碼電路接通電流,其讀碼線圈產生磁場,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的感應線圈103感應到智能鑰匙的讀碼線圈產生的磁場,就會將磁能轉換為感應電流供給RFID碼片102和紅外發射管,使該紅外發射管輸出一感應信號。
在智能鑰匙解鎖轉動的過程中,智能鑰匙內設的紅外接收管與無源紅外鑰匙旋轉位置檢測裝置的紅外發射管處于錯位狀態,智能鑰匙的紅外接收管無法接收到紅外發射管輸出的感應信號,技術人員根據智能鑰匙上的顯示信息就可很輕易的判斷出智能鑰匙是否處于正確的位置。當智能鑰匙轉動到指定(解鎖或其他功能)位置時,RFID碼片102上設置的紅外發射管與智能鑰匙內的紅外接收管處于對應位置,智能鑰匙接收到紅外發射管輸出的信號,技術人員根據該信號,而判斷出鎖具是否正確開鎖。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是依本實用新型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改,都被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范圍所覆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華偉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華偉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791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