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煤礦井下熱濕環境模擬控制實驗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76870.8 | 申請日: | 201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249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煒;岳豐田;高峰;王愛愛;魏京勝;蔣傳波;紀河;張琳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3/00 | 分類號: | E21F3/00;G01K7/02;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銘 |
| 地址: | 2211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 井下 環境模擬 控制 實驗 系統 | ||
1.一種煤礦井下熱濕環境模擬控制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數據采集處理系統、冰蓄冷空調(5)、由采煤工作面模擬巷道(19)、與采煤工作面模擬巷道(19)兩側成直角相連通的軌道順槽(1)和運輸順槽(3)構成的采煤工作面模擬箱(2);冰蓄冷空調(5)的送風口經送風管(7)與采煤工作面模擬箱(2)的軌道順槽(1)的入口相連接,采煤工作面模擬箱的運輸順槽(3)的出口經回風管(4)與冰蓄冷空調(5)的進風口相連接,回風管(4)與冰蓄冷空調(5)相連的管路上并聯有排風管(9)和進風管(8);所述的采煤工作面模擬巷道(19)由截面為方形的模擬箱外殼(13)、依次設在模擬箱外殼(13)四周的保溫箱內層(14)、電熱膜(15)、絕緣紙(16)和煤模塊(17)構成;所述的數據采集處理系統包括分段間隔布置在四周煤模塊(17)內的多個熱電偶(18)、分別與多個熱電偶(18)相連的數據采集儀(10)、設在采煤工作面模擬巷道(19)內左右兩側的多個應變片(20)、分別與多個應變片(20)相連的多通道溫濕度測試儀(11),數據采集儀(10)連接有電腦(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井下熱濕環境模擬控制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間隔布置在四周煤模塊(17)內的多個熱電偶(18)成一字形排列,分別設在采煤工作面模擬巷道(19)四周煤模塊(17)的表層、中層和外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井下熱濕環境模擬控制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冰蓄冷空調(5)包括設在可移動的框架底座上儲冰箱、與儲冰箱相連接的制冷箱、設在儲冰箱和制冷箱之間的水泵、流量計和調節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7687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