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跳繩手電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73911.8 | 申請日: | 201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02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徐孝鋒;潘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1L13/00 | 分類號: | F21L13/00;F21V33/00;F21V2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辰專利事務所 44227 | 代理人: | 范欽正 |
| 地址: | 51009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跳繩 手電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別是跳繩手電。
背景技術
現有的跳繩手電用途單一,只用于進行跳繩活動。人們在跳繩過程中手柄產生的旋轉動能被白白浪費掉,而這些被浪費掉的能量本可以利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跳繩運動過程中由旋轉手柄產生的動能轉換為電能并儲存后夜晚用來充當電筒用的跳繩手電。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跳繩手電包括手柄,繩子,其特征是手柄內固設有發電機裝置,在手柄的另一端內設有發光管,所述繩子的末端固設在一接頭體上,所述接頭體與手柄的一端活動連接,接頭體與發電機裝置的轉軸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可以設有電能存儲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發電機裝置將跳繩手電的手柄的旋轉動作產生的動能轉換成交流電經整流后向儲電裝置充電,充電后的儲電裝置向發光管提供電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能將人們跳繩時旋轉手柄產生的動能轉換成電能,并提供給發光管,以便夜晚當作手電筒使用,既節約能源,又一物多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手柄1、繩子2。繩子2的一端固定安裝在接頭體3上,接頭體3活動的安裝在手柄1的一端部。手柄1的端部加工有環形凹槽11,接頭體3上相對應的安裝有插裝在該環形凹槽11內的銷柱31。手柄1上加工有內孔,內孔內固定安裝有小型發電機4和儲電裝置5。發電機4的轉軸41插裝在接頭體3內,轉軸41上加上有徑向通孔,接頭體3上相對應的安裝有銷柱32,銷柱32插裝在轉軸41的徑向通孔內。發電機4的電流輸出端與儲電裝置5連接。儲電裝置5由整流二極管和一節五號電池組成。五號電池的兩端分別與安裝在手柄1上的開關6和發光管7串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739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