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吸熱水餅式采暖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673630.2 | 申請日: | 201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737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同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同和 |
| 主分類號: | F24B9/00 | 分類號: | F24B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鄭永康 |
| 地址: | 3000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熱 水餅式 采暖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取暖爐,特別涉及一種節能環保、火力旺、升溫快、造價低、結構簡單、熱轉換率高的內吸熱水餅式采暖爐。
背景技術
現有的以水作為取暖介質的暖氣爐,由爐體和其上的吸熱盤構成,該爐體和吸熱盤是水套式結構,即爐體和吸熱盤是雙層的且相互連通。水從爐體上的進水口進入爐體雙層空間中,被爐內燃燒的煤加熱,然后由吸熱盤外側的出水口流出,經管道進入采暖器中。這種雙層水套式結構供暖爐,由于大部分熱量從煙道系統排出,因此熱轉換率低,采暖面積小,且不能供作其它用途,功能單一。
為此,本創作人設計出CN.01229937.5號“帶吸熱水膽的多功能暖氣爐”新型專利,該專利由下部爐體與上部吸熱盤組成,吸熱盤內設有平行放置的上、下兩層吸熱水膽,該上、下兩層吸熱水膽中部具有圓形通孔,相互之間用空心連通管連通,下層吸熱水膽中部通孔與爐盤火口相對。該下層吸熱水膽通過空心連通管與爐盤水套底部連通,而上層吸熱水膽通過空心連通管又與吸熱盤水套上端連通。
上述專利與現有的以水作為取暖介質的暖氣爐相比,雖然可提高熱轉換率,但是該專利爐體內的煤在燃燒過程中,由于只能從篦子底部的爐灰口流入的空氣中獲取氧,故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常常產生滾滾濃煙,這樣,既污染大氣,又浪費能源,其熱轉換率需進一步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吸熱水餅式采暖爐,其具有節能環保、火力旺、升溫快、造價低、結構簡單、熱轉換率高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吸熱水餅式采暖爐,包括方型雙層水套式爐體,該爐體頂部設有排煙通道,其特征在于,該爐體為立式方型水套式爐體,該爐體內部由上而下設有多層相互間保持間隔的吸熱水餅,每層吸熱水餅均和該爐體外圍雙層水套連通,該爐體上方設有暖氣熱水出口,下方設有暖氣回水口,該爐體內正面底部設有接灰室,該接灰室上方安裝有爐篦,該爐篦上方是燃煤室,該燃煤室前方設有火口和火口門,該燃煤室內部兩側均開有進風孔并用鐵皮在該進風孔上部與兩側保持一定間隙,而將該進風孔罩住,該火口上方的爐體設有清煙口,該清煙口外設有清煙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節能環保、火力旺、升溫快、造價低、結構簡單、熱轉換率高的功效。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內吸熱水餅式采暖爐,包括方型雙層水套式爐體,該爐體頂部設有排煙通道1,其特征在于,該爐體為立式方型水套式爐體,該爐體頂部設有熱水器17其上方一側設有熱水出口16,該熱水器17下側設有冷水入口2,該熱水器17底部是隔離板3;該爐體內部由上而下設有多層相互間保持間隔的吸熱水餅10,該多層吸熱水餅10上下相鄰兩層吸熱水餅之間設有上下交錯的空間19、21,每層吸熱水餅10均和該爐體外圍雙層水套20空心連通,該爐體上方設有暖氣熱水出口18,下方設有暖氣回水口26,該爐體內正面底部設有接灰室28,同時設有除灰口14和除灰門15,該接灰室28上方安裝有爐篦27,該爐篦27上方是燃煤室11,該燃煤室11前方設有火口12和火口門13,該燃煤室11上方,在上下平行的多層吸熱水餅10之間的兩側設有交錯空間7、23,該燃煤室11內部兩側均開有進風孔25并使鐵皮24在該進風孔25上部與兩側保持一定間隙,而將該進風孔25罩住,該火口12上方的爐體設有清煙口8、5,該清煙口8、5外設有清煙門9、6,爐體外部設有水溫計接口4。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使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產業發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結構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符合有關新型專利要件的規定,故依法提起申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同和,未經陳同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736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