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在受控環境下刮除和收集產品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670894.2 | 申請日: | 201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623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熊曉東;張繪;李承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億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C7/08 | 分類號: | C25C7/08;C25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張文寶 |
| 地址: | 10008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受控 環境 收集 產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產品刮除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在受控環境下刮除和收集產品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材料純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電解精煉,利用不同元素的析出電位差異可以排除雜質,最終獲得高純度金屬材料。作為一種制備高純金屬材料的方法,電解精煉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有不少金屬元素通過電解精煉得到的是粉體或者是顆粒狀產品。例如銀和鈦。目前基本上采用的手工刮除方法取得產品。由于暴露在外界環境中,空氣中的水汽、氧、灰塵等有害成分可能導致在產品在刮除和收集過程中品質降低。而要建立超凈間需要很大的投資和較為繁瑣的操作步驟。為此,單獨為產品刮除工序構造受控的潔凈小環境成為一個更好的選項。
目前尚未發現類似的裝置被報道。專利CN201385636Y曾經提出了一種刮除裝置,用于從鍍錫鐵片上刮除過厚的金屬錫。該裝置與本發明的差異在與沒有形成受控的環境,因而不能避免環境污染,不能適用于高純度產品的生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受控環境下刮除和收集產品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刮刀支架的下端與儲罐連接、上端與插板閥連接;所述刮刀支架的底部為支架,支架上面安裝承重臺,在承重臺上安裝兩根平行的調節螺桿,并在兩根調節螺桿上安裝兩把平行的刮刀,兩根調節螺桿與兩把刮刀構成“井”字型結構。
所述支架、承重臺均為中空的框架式結構。
所述調節螺桿一半刻有螺紋,另一半光滑,且兩根調節螺桿反向布置;所述刮刀通過兩個套孔結構與兩根調節螺桿連接,其中一個套孔內為螺紋結構,另一個套孔內光滑;所述刮刀的螺紋套孔端通過螺紋與一根調節螺桿的螺紋段連接,光滑套孔端與另一根調節螺桿的光滑段滑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之處在于實現了產品在受控環境下的刮除和收集,避免了產品在刮除和收集過程引入的雜質。
附圖說明
圖1是該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刮刀與調節螺桿連接方式的俯視圖。
圖中標號:
1-儲罐;2-刮刀支架;21-支架;22-承重臺;23-調節螺桿;3-刮刀;4-插板閥;5-附著產品的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在受控環境下刮除和收集產品的裝置,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刮刀支架2的下端與儲罐1連接、上端與插板閥4連接;所述刮刀支架2的底部為支架21,支架21上面安裝承重臺22,在承重臺22上安裝兩根平行的調節螺桿23,并在兩根調節螺桿23上安裝兩把平行的刮刀3,兩根調節螺桿與兩把刮刀構成“井”字型結構。調節螺桿23一半刻有螺紋,另一半光滑,且兩根調節螺桿23反向布置;刮刀3通過兩個套孔結構與兩根調節螺桿連接,其中一個套孔內為螺紋結構,另一個套孔內光滑;刮刀3的螺紋套孔端通過螺紋與一根調節螺桿的螺紋段連接,光滑套孔端與另一根調節螺桿的光滑段滑動連接。支架21、承重臺22均為中空的框架式結構,方便刮除下來的產品進入儲罐1。
使用時,先通過調節螺桿23調節刮刀3之間的距離。當附著產品的工件5為平面時,將附著產品的工件5與插板閥4連接固定,開啟插板閥。將工件向下擠壓通過刮刀,附著產品被刮刀刮入儲罐1。提升工件5下端至插板閥4以上,關閉插板閥,即可實現產品在受控條件下的刮除和收集。
若附著產品的工件5為圓柱體時,將工件與插板閥4連接固定,開啟插板閥。將附著產品的工件5向下擠壓通過刮刀,部分產品被刮刀刮除并進入儲罐1。提升工件5下端至刮刀3以上,旋轉一定角度后重復上述上下移動過程,待全部產品完全刮除后,將附著產品的工件5的下端提高到插板閥4之上,關閉插板閥4。由此實現圓柱狀工件上附著產品的刮除和收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億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億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708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