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溝槽式小凸輪小14梭圓織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70222.1 | 申請日: | 2010-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832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美昌;周傳對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美昌;周傳對 |
| 主分類號: | D03D37/00 | 分類號: | D03D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40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溝槽 凸輪 14 圓織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圓織機領域,尤其是一種溝槽式小凸輪小14梭圓織機。
技術背景
目前國內外制造、銷售、使用的塑料圓織機,所用的梭子運行軌道采用單斜面結構,依靠梭子的四只滾輪沿上下門圈單斜面軌道運行,容易發生飛梭等故障,所用的凸輪是鼓形大凸輪,鼓形大凸輪外周面設計有大坡度、高升程的凸臺,工作時依靠其外圓周面上的凸臺壁面推動滑塊在滑塊導柱上作上下移動來達到編織經線開交所需要求,大凸輪重量大,運動的慣性力大,凸臺曲線坡度大、升程高,在直徑為2700mm-3100mm的上下門圈上使用8只或12只大梭子,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高效又能節省電耗的圓織機,特別是一種溝槽式小凸輪小14梭圓織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溝槽式小凸輪小14梭圓織機,主機包括有底盤、小凸輪、下無邊滾輪、擺臂座、擺臂、鉸鏈、綜帶、下門圈、上門圈、主軸、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門圈的上沿設計為八字型的雙斜面結構,上門圈的下沿設計為倒八字型的雙斜面結構,在直徑為2700mm-3100mm的下門圈與上門圈之間均布有14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體正背面安裝有9只滾輪,梭體正面4只內滾輪與上下門圈的內斜面滾動接觸,梭體背面的4只外滾輪與上下門圈的外斜面滾動接觸,正面1只后滾輪與推梭輪滾動接觸;所述小凸輪的外圓周面上設計有單曲線溝槽,溝槽的兩壁為一高一低的階梯型槽壁,所述擺臂的一端上同軸安裝有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第一滾輪和溝槽的一個?槽壁滾動接觸,第二滾輪和溝槽的另一個槽壁滾動接觸,擺臂安裝在擺臂座上與擺臂座活動連接,擺臂座緊固安裝在底盤上,擺臂的另一端與鉸鏈一端活動連接,鉸鏈另一端與綜帶緊固連接。
作為優選,一種溝槽式小凸輪小14梭圓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擺臂、擺臂座、鉸鏈、下無邊滾輪和綜帶各為84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設計了上下門圈的八字型雙斜面結構,從而實現14只小梭子在2700mm-3100mm直徑的上下門圈雙斜面梭子運行軌道上平穩運行,設計了溝槽式小凸輪,其溝槽的兩壁與擺臂上的滾輪滾動接觸,從而可提高圓織機的轉速,克服了現有技術圓織機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陷,可節約電耗30%以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溝槽式小凸輪小14梭圓織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溝槽式小凸輪小14梭圓織機實施例中的一種梭子運行軌道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溝槽式小凸輪小14梭圓織機實施例的小凸輪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
參照圖1:1-底盤、2-小凸輪、3-下無邊滾輪、4-擺臂座、5-擺臂、6-鉸鏈、7-綜帶、8-下門圈、9-上門圈、10-主軸、11-梭子。如圖1所示,主機包括有底盤1、小凸輪2、下無邊滾輪3、擺臂座4、擺臂5、鉸鏈6、綜帶7、下門圈8、上門圈9、主軸10、梭子11,所述下門圈8的上沿設計為八字型的雙斜面結構,上門圈9的下沿也設計為八字型的雙斜面結構,在直徑為2700mm-3100mm的下門圈8與上門圈9之間均布有14把梭子11,每把梭子11的梭體正背面安裝有9只滾輪,梭體正面4只內滾輪與上下門圈的內斜面?滾動接觸,梭體背面的4只外滾輪與上下門圈的外斜面滾動接觸,正面1只后滾輪與推梭輪滾動接觸;所述小凸輪2的外圓周面上設計有單曲線溝槽,溝槽的兩壁為一高一低的階梯型槽壁,所述擺臂5的一端上同軸安裝有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第一滾輪和溝槽的一個槽壁滾動接觸,第二滾輪和溝槽的另一個槽壁滾動接觸,擺臂5安裝在擺臂座4上與擺臂座4活動連接,擺臂座4緊固安裝在底盤1上,擺臂5的另一端與鉸鏈6的一端活動連接,鉸鏈6另一端與綜帶7緊固連接,所述下無邊滾輪3、擺臂座4、擺臂5、鉸鏈6和綜帶7各為84件,。
當主機運行時,小凸輪2隨主軸10作圓周運動,其外圓周面上的溝槽兩壁帶動擺臂5上的滾輪沿外圓周面上溝槽曲線作上下運動從而使擺臂5以擺臂座4為支點上下擺動,隨著擺臂5的上下擺動,擺臂5的另一端活接的鉸鏈6以及與鉸鏈6緊固連接的綜帶7也上下周期性運動,從而使裝在綜帶上的綜絲眼中的經線形成開交,供14把小梭子穿梭運動布下緯線,編織成塑料編織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美昌;周傳對,未經黃美昌;周傳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702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面針織機的針筒結構
- 下一篇:機械喂入式氣壓振動棉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