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移動儲能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66043.0 | 申請日: | 201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983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杜成剛;張華;羅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姜玉芳 |
| 地址: | 20000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儲能系統。
背景技術
按照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0年到2015年是電動汽車產業化和大規模推廣應用關鍵的五年。相關研究表明,2016年是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的拐點,電動汽車發展進入高速成長期。預計到2020年,上海市電動汽車市場規模預計可達約35萬輛(按市場滲透率15?%計算)。大量的車輛充電將帶來新一輪的用電負荷快速增長,以每輛車配置12?kW·h計算,這些電動汽車日充電所用電量約為336萬kW·h?(按0.?8同時率計算),這對用電負荷峰谷差日益加大的電力系統而言,增加了發電、輸電、配電的壓力。
如何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同時又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的用電需求,如何利用電動汽車作為移動式分布儲能單元來縮小日益增長的電力峰谷負荷差,以提高輸配電設備負荷利用率和減緩新發電廠建設,這些都成為了日益嚴峻的突出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移動儲能系統,電動汽車不僅作為電力消費體,還可作為移動儲能設備,在電動汽車閑置時作為綠色可再生能源為電網提供電力,實現在受控狀態下電動汽車的能量與電網之間的雙向互動和交換。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動儲能系統,該系統包含:若干配套設置的電池管理系統、電動汽車、充放電站控制裝置和充放電監控模塊,上述各個模塊之間通過通信網絡交換各種信息和命令,該系統還包含電網調度模塊,其與充放電監控模塊之間通過通信網絡交換各種信息和命令。
所述的各個充放電監控模塊接收電網調度模塊發來的地區配電網的峰谷平抑命令和實時頻率響應命令,將兩個命令的功率值實時疊加,根據電動汽車的情況和配變容量,分配實時功率值命令發送到充放電站控制裝置。
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通過電動汽車向充放電站控制裝置提供最大充放電電流、電池實時電量與電壓、電池充放電允許等信息。
所述的電動汽車將設置的電池實時電量下限值與可用時間等信息,發送到充放電站控制裝置。
所述的充放電站控制裝置根據充放電策略選擇充放電車輛和設定充放電功率,并控制電動汽車執行充放電,同時,充放電站控制裝置監控整個充放電站的信息并反饋到充放電監控模塊。
本實用新型將電動汽車和智能電網相結合,既解決了電動汽車大規模發展帶來的電網負荷壓力,又可將電動汽車作為移動儲能設備接入電網,用于削峰填谷、旋轉備用、新能源接入,提高電網供電靈活性、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延緩電網建設投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移動儲能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1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
如圖1所示,是移動儲能系統的結構示意圖,該系統包含:若干配套設置的電池管理系統101、電動汽車102、充放電站控制裝置103和充放電監控模塊104,上述各個模塊之間通過通信網絡交換各種信息和命令,該系統還包含電網調度模塊105,其與充放電監控模塊104之間通過通信網絡交換各種信息和命令。
所述的各個充放電監控模塊104接收電網調度模塊105發來的地區配電網的峰谷平抑命令和實時頻率響應命令,將兩個命令的功率值實時疊加,根據電動汽車102的情況和配變容量,分配實時功率值命令發送到充放電站控制裝置103。
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101通過電動汽車102向充放電站控制裝置103提供最大充放電電流、電池實時電量與電壓、電池充放電允許等信息。
所述的電動汽車102將設置的電池實時電量下限值與可用時間等信息,發送到充放電站控制裝置103。
所述的充放電站控制裝置103根據充放電策略選擇充放電車輛和設定充放電功率,并控制電動汽車102執行充放電,同時,充放電站控制裝置103監控整個充放電站的信息并反饋到充放電監控模塊104。
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已經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作了詳細介紹,但應當認識到上述的描述不應被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了上述內容后,對于本實用新型的多種修改和替代都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電力公司,未經上海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660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散熱型后托架結構
- 下一篇:計時型電子產品充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