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數據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020665611.5 | 申請日: | 201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263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茂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創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處理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據處理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包括認證碼單元的數字簽名裝置的數據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業務渠道的多樣化,用于電子業務應用的電話終端、有人服務的柜臺、有人或無人值守的POS終端、無人值守的ATM終端等渠道都需要提交信息讓用戶簽名確認以確保信息安全。這就需要用戶隨時都能接收到簽名信息并予以確認。
然而,在傳統的電子業務應用中,只是將用戶所操作的Internet上網終端如傳統的PC機(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等提交的數據進行數字簽名。隨著移動互聯網和各種移動計算設備的發展,除去傳統的PC機、筆記本電腦等計算終端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計算終端都越來越普及,應用也越來越多地向這些新興網絡計算設備上轉移,例如,電子業務應用的轉移。在簽名應用轉移到新興終端的過程中,傳統的簽名設備如USBKEY(即,以USB接口方式與上位機進行通信的簽名設備)和TFKEY(即,以Micro?SD接口方式與上位機進行通信的簽名設備)還存在不安全因素,并且難以與這些新興終端很好地配合以滿足用戶隨時都能接收到簽名信息并予以確認的要求。
圖1是一種傳統的簽名系統的結構及其相應的基本操作流程。如圖1所示,傳統的簽名系統通常由用戶終端102、簽名裝置103和業務服務器104構成。用戶終端102和簽名裝置103之間采用計算機外設接口,如USB接口、UART串口、紅外接口、和/或藍牙接口等相連接。用戶終端102通過互聯網對業務服務器104進行訪問。用戶終端102根據用戶101的需求分別與業務服務器104和簽名裝置103進行通信。該簽名系統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在步驟S105,用戶101將業務請求數據提交給用戶終端102;在步驟S106,用戶終端102把需要簽名的信息發送給簽名裝置103;在步驟S107,簽名裝置103對需要簽名的信息進行數字簽名,然后將簽名后的信息提交給用戶終端102;在步驟S108,用戶終端102將簽名后信息連同業務請求數據一起發送給業務服務器104;在步驟S109,業務服務器104對接收到的簽名后的信息進行驗證,并根據驗證結果進行相應的業務處理,隨后將業務處理結果發送給用戶終端102。最后,用戶終端102顯示業務處理結果。
由于作為用戶終端的前述新興的終端與傳統的終端外設接口不統一,上述圖1所示的傳統簽名系統就很難接入這些新興的終端。例如,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并不具備USB主接口,無法將屬于USB從設備的USBKEY作為簽名裝置連接到這些設備上。
另外,傳統的簽名裝置在與用戶終端的接入方式上采用計算機外設接口,這就需要相應的設備驅動程序配合。隨著終端類型的增加,所需要開發的驅動程序數量非常大,從而增大了系統開發和應用的人力花費和成本。
因此,就需要一種更安全、更可靠的可進行數字簽名或者數據的讀取和/或寫入的數據處理系統。
另外,比較好的是,需要一種能用于各種新興終端的可進行數字簽名或者數據的讀取和/或寫入的數據處理系統。
再有,較好的是,需要一種可以滿足用戶隨時方便地接收到簽名信息并予以確認的可進行數字簽名或者數據的讀取和/或寫入的數據處理系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能夠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一個或者多個缺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創智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創智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656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