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茶葉連續揉捻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62743.2 | 申請日: | 2010-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145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馬文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文桂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葉 連續 揉捻機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連續揉捻機。
(二)背景技術
揉捻是茶葉初制加工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過程,它的好壞決定了成茶品質的優劣。
目前的茶葉連續揉捻機的結構:包括機架、揉捻裝置、傳動機構和進風裝置,揉捻裝置包括進料口、揉鼓、揉蓋和出料口,進料口位于揉鼓上方,出料口位于揉鼓下方,揉鼓安裝在揉蓋內;揉鼓由圓錐臺形的上段和倒圓錐臺形的下段連接構成,揉鼓上設有螺旋導葉筋;揉蓋由上揉蓋和下揉蓋組成,上揉蓋與揉鼓上段之間構成由上而下體積逐漸縮小的初揉搓區,下揉蓋與揉鼓下段之間構成體積小于初揉搓區的揉搓擠壓區,揉蓋與機架固定連接;揉鼓上下兩端部設有轉軸,機架上設有轉軸固定座,轉軸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揉鼓為空心結構,揉鼓內腔連通進風裝置,揉鼓表面設有若干出風孔。
工作原理:茶葉從上面的進料口進入初揉搓區,茶葉初步被揉搓后,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和導葉筋的推動下進入揉搓擠壓區。在揉搓擠壓區,揉搓空間變小,對茶葉造成擠壓,使其細胞破裂擠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過程,經出料口出料。
(三)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現有技術茶葉連續揉捻機的改進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茶葉揉捻質量均一、可實現連續化、流水線生產、操作簡單、方便清洗的茶葉連續揉捻機。
所述的茶葉連續揉捻機,包括機架、揉捻裝置、傳動機構和進風裝置,所述的揉捻裝置包括進料口、揉鼓、揉蓋和出料口,進料口位于揉鼓上方,出料口位于揉鼓下方,揉鼓安裝在揉蓋內;所述的揉鼓由圓錐臺形的上段和倒圓錐臺形的下段連接構成,揉鼓上段和下段之間還有過渡中段,揉鼓上段和過渡中段設有螺旋導葉筋,揉鼓下段設有螺旋排列的半圓球體,揉鼓上還有出風孔;所述的揉蓋由圓錐臺形的上段和倒圓錐臺形的下段連接構成,揉蓋上段和下段之間還有過渡中段,揉蓋內壁圓周上設有均勻分布的棱條,揉蓋垂直對分成左右兩半;揉蓋上段與揉鼓上段之間構成由上而下體積逐漸縮小的初揉搓區,揉蓋下段與揉鼓下段之間構成體積小于初揉搓區并由上而下體積逐漸縮小的揉搓擠壓區;所述的揉鼓上設有中心轉軸,機架上設有中心轉軸固定座,中心轉軸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揉鼓為空心結構,揉鼓內腔連通進風裝置,揉鼓表面均布若干出風孔。
進一步,所述的進風裝置可以安裝在進料口端,也可以安裝在出料口端。
進一步,所述的揉鼓進風端的中心轉軸中空,轉軸內腔連通進風裝置與揉鼓內腔。
進一步,所述的揉蓋通過揉蓋外套、轉軸與機架連接,使用時揉蓋固定不動,使用結束后揉蓋可以打開,繞機架上的轉軸轉動開、合,方便清洗;
進一步,所述的揉蓋外套外壁上設有加強筋;
進一步,所述的出料口上部分是一個圓錐臺,下部分是一平面圓環板。
進一步,所述的中心轉軸與揉鼓上段連接處設有錐形蓋。錐蓋用來遮蓋住揉鼓的連接部位,以防茶葉在此部位的累積。
本實用新型茶葉連續揉捻機的整個揉捻區間分為初揉搓區和揉搓擠壓區,茶葉從上面的進料口連續進入初揉搓區,由于揉鼓和揉蓋的相對旋轉運動,在螺旋導葉筋的驅動作用和棱條的翻拌作用下,茶葉在揉捻機內被揉搓擠壓,在初揉搓區初揉成形,茶葉初步被揉搓后,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和螺旋導葉筋的推動下進入揉搓擠壓區。在揉搓擠壓區,揉搓空間逐漸變小,使茶葉進一步受揉搓擠壓,茶葉受到螺旋排列的半圓球體和揉鼓、揉蓋、棱條的擠壓揉搓、翻拌,使其翻滾揉搓成小茶團,并使細胞破裂擠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過程,經出料口出料。在揉捻的過程中,由進風裝置向揉捻機內通入低溫熱風(或冷風),可以實現邊揉捻邊干燥,避免悶揉,提高茶葉的品質。使用結束后打開垂直對分成左右兩半的揉蓋,解決了使用后清洗的問題,方便清洗,使茶葉生產更清潔衛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清潔衛生,實現了連續揉捻,無需停頓,可以滿足茶葉生產流水線的要求,茶葉揉捻質量均一。且成本低廉,節約能源和資源,對操作者的文化素質要求不高。
(四)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所述茶葉連續揉捻機的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
參照圖1,一種茶葉連續揉捻機,包括機架8、揉捻裝置、進風裝置17和傳動機構6,所述的揉捻裝置包括進料口1、揉鼓11、揉蓋2和出料口4,進料口1位于揉鼓11上方,出料口4位于揉鼓11下方,揉鼓11安裝在揉蓋2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文桂,未經馬文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627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