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同步電機轉子線圈下線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650233.3 | 申請日: | 2010-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779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熊詠梅;陳崇明;郭建橋;孫孝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電機力源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5/09 | 分類號: | H02K15/09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 43205 | 代理人: | 姜芳蕊;寧星耀 |
| 地址: | 41110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步電機 轉子 線圈 下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子線圈下線架,尤其是涉及一種同步電機轉子線圈下線架。
背景技術
對于大型同步電機,需將多種不同規格尺寸的錐形線圈嵌入電機轉子中。由于各線圈尺寸大小不一致,無法采用過去的常規方法進行嵌入。通常,采用常規方法進行嵌入的往往是形狀很規則的普通同步機轉子線圈,其可直接嵌在磁極鐵芯上,再將若干個磁極鐵芯裝在轉軸上即可構成轉子。目前,若需將多種不同規格尺寸的錐形線圈嵌入電機轉子中,其主要是通過四個以上操作者抬著一組線圈進行嵌入。由于線圈過重,在嵌入過程中,操作極不方便,安全性能低,且經常會碰傷磁場線圈絕緣層,影響產品質量,進而影響電機的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安全性能高的同步電機轉子線圈下線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其包括掛線裝置、連接裝置和起吊裝置,所述連接裝置包括連接板、筋板和連桿,連桿與連接板中部固連,筋板固定于連桿側面并與連接板固連,連接板兩端對稱設有固定孔,所述掛線裝置包括左掛線架、右掛線架和中掛線架,左掛線架包括橫向掛板、豎向掛板Ⅰ和豎向掛板Ⅱ,豎向掛板Ⅰ和豎向掛板Ⅱ設于橫向掛板下方,豎向掛板Ⅰ和豎向掛板Ⅱ通過支撐銷相連,豎向掛板Ⅰ上部與掛環Ⅰ固連,豎向掛板Ⅱ上部與掛環Ⅱ固連,掛環Ⅰ和掛環Ⅱ對稱掛于橫向掛板兩端,右掛線架結構和中掛線架結構均與左掛線架結構相同,左掛線架和右掛線架分別通過卡板Ⅰ和卡板Ⅱ固定于連接板兩端,卡板Ⅰ和卡板Ⅱ分別通過置于連接板兩端固定孔中的緊固件與連接板固連,左掛線架和右掛線架對稱設于連接板兩端,中掛線架設于連接板中部,中掛線架的橫向掛板垂直嵌于連接板中并與連接板固連,所述起吊裝置包括嵌塊、卡板Ⅲ和掛環Ⅲ,掛環Ⅲ與嵌塊固連,嵌塊卡于卡板Ⅲ中,嵌塊和卡板Ⅲ通過軸緊固為一體,卡板Ⅲ通過連接件與連桿固連。
所述緊固件為插銷。
所述連接件為螺栓。
所述連接板兩端宜均設有5個固定孔。
所述橫向掛板上部宜設有至少兩個U形凹槽,掛環Ⅰ和掛環Ⅱ均宜為倒U形掛環,以利于掛環Ⅰ和掛環Ⅱ可更穩定的掛于橫向掛板兩端。
所述橫向掛板上部的U形凹槽優選10個。
所述豎向掛板Ⅰ和豎向掛板Ⅱ上均設有至少兩個銷孔,支撐銷兩端分別置于豎向掛板Ⅰ上的銷孔和豎向掛板Ⅱ上的銷孔中。
所述豎向掛板Ⅰ和豎向掛板Ⅱ上的銷孔數均優選20。
所述豎向掛板Ⅰ和豎向掛板Ⅱ上的銷孔均宜為圓形銷孔,支撐銷橫斷面宜為圓形。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低,安全性能好,適用范圍廣。使用本實用新型,可將多種不同規格尺寸的錐形線圈垂直嵌入電機轉子中,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有利于保護各線圈絕緣層不被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連接裝置和起吊裝置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起吊裝置俯視圖;
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左掛線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電機力源模具有限公司,未經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電機力源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5023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