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充氣頂升起重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39856.0 | 申請日: | 2010-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424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榮田;楊樹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榮田;楊樹廣 |
| 主分類號: | B66F3/35 | 分類號: | B66F3/3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氣 升起 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壓充氣頂升起重裝置,適用于航空器發生意外傾覆故障實施應急救援時,便于將航空器局部或整體快速頂升扶正。
背景技術
民用航空器是現代化高速交通運輸工具,由于其特殊的框架蒙皮結構,具有體積大、重量大、表面強度薄弱的特點。一旦在地面發生意外傾覆故障需要抬升扶正,即使有大噸位的千斤頂或起重機,也很難找到理想的剛性頂點或起吊位置;倘若整體抬升需要多點支撐或起吊,如何保證殘損航空器平衡穩定、安全升降更是一大難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常規起重設備救援傾覆航空器抬升扶正困難,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低壓充氣頂升起重裝置。該裝置由若干扁平盒狀氣囊層疊組成頂升主體,其頂部配有若干圓柱狀氣囊和環形帶組成的穩定支撐部件。該裝置氣囊均由柔性高強度氣密材料制成,未充氣狀態體積小,重量輕,便于人力搬運;使用時通過普通空壓機和輸氣管道就可逐一快速充漲頂升,形成較大體積的垂直支撐方柱,托舉航空器穩定升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是大面積柔性接觸,充氣后工作壓強不超過0.1MPa,根據作用力等于壓強和作用面積乘積原理,利用氣囊低壓充氣頂升傾覆航空器既不會造成二次損傷,又可獲得大噸位起重載荷。多套氣囊裝置配?合使用,多點支撐可保障航空器整體平衡穩定、安全升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頂升主體和支撐部件示意圖;
圖2:單元氣囊結構圖;
圖3:支撐部件結構圖;
圖4:頂升航空器示意圖;
圖5:整體抬升航空器示意圖;
圖中:1、扁平單元氣囊,2、拉手,3、自閉式氣嘴,4、中心標識帶,5、圓柱氣囊,6、環形帶,7、限壓安全閥,8、限位拉絲,9、防滑帶,10、防滑網紋。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所示實施例中,若干扁平盒狀單元氣囊(1)垂直層疊組成頂升起重主體,充入額定壓強壓縮空氣,呈較大體積四方柱體狀;其頂部由2或4個較大直徑圓柱狀氣囊(5)和包裹其外的環形帶(6)組成穩定支撐部件;為便于操作,頂升起重主體中每3-5個單元氣囊(1)可以層疊粘合固定成單元氣囊組。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單元氣囊(1)由高強度柔性氣密材料制成扁平盒狀獨立密閉氣室,其上下層面間通過等距等長、均勻密布的拉絲(8)連接限位,可保證充入壓縮空氣后氣囊上下層面保持水平;其外表面還具有防滑網紋(10)和防滑連接帶(9),可保證多個氣囊(1)層疊充氣荷載后,仍能保持整體垂直穩定,不會滑移側偏。置于頂升主體頂層或次頂層的單元氣囊(1)可以分隔成2-4個獨立氣室。單元氣囊(1)四周側墻中心位置設有熒光標識帶(4),四角?設有搬運拉手(2),同一側面還設有自閉式充氣嘴(3)和限壓安全閥(7)。
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由2個較大直徑圓柱狀氣囊(5)和包裹其外的環形帶(6)組成穩定支撐部件。每個圓柱狀氣囊(5)均由氣密材料制成空心獨立氣室,配有自閉式充氣嘴(3)和限壓安全閥(7);其直徑2-4倍于氣囊(1)厚度。環形帶(6)外表面設有防滑網紋(10),其周長應2倍于氣囊(1)平面最大長度;圓柱狀氣囊(5)的長度、環形帶(6)的寬度應不小于氣囊(1)的平面寬度。
在圖4所示實施例中,根據預計頂升高度,選用若干單元氣囊(1)層疊充漲組成頂升起重主體,其頂部穩定支撐部件中兩個平行間隔擺放的圓柱狀氣囊(5)充漲后受環形帶(6)約束變形,填補航空器弧形機身和單元氣囊平直表面楔形間隙,形成穩定的元寶支撐狀態;同時又增大接觸作用面積,保證氣囊和航空器均勻受力、升降過程平衡穩定。
在圖5所示實施例中,多套充氣頂升起重裝置配合使用,可以很安全地將巨大的航空器整體抬升扶正、精準定位,為殘損航空器救援維修提供便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榮田;楊樹廣,未經李榮田;楊樹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398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