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背光源的超薄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39729.0 | 申請日: | 201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756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湯仕兵;林松強;劉邦壕 | 申請(專利權)人: | 湯仕兵 |
| 主分類號: | F21V17/10 | 分類號: | F21V1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四川省岳池***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源 超薄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的背光源領域。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CD)廣泛的應用于顯示技術領域,液晶的顯示通常是通過兩塊導電玻璃形成電場驅動位于導電玻璃之間的液晶實現顯示的功能,但液晶本身不能發光,因此需要借助外部光源真正實現顯示功能,目前主流的背光源有LED背光源以及TTF背光源。
一般液晶顯示器包括背光源的塑料材質的主體膠框,在膠框內安裝有反射片、導光板、TAPE件、FPC、LED等各種部件。由于膠框為塑料材質,其硬度一般不能滿足顯示器的強度要求,因此,需要在膠框上安裝鐵框以加強膠框的強度,以保護膠框內的背光源各部件。
一般情況下,超薄背光源如是沒有擋壁或只有兩個擋壁情況下,背光上的鐵框一般都采用雙面膠粘附的方式粘在膠框上。毫無疑問,在鐵框上貼雙面膠就直接增加了人工及材料的費用,其中的雙面膠也占用了一部分空間,增加了背光源的厚度。顯然此類設計方案,達不到超薄背光理想設計要求,增加了背光的實際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背光源的超薄結構,該結構使在不使用雙面膠的情況下,鐵框也能夠固定在膠框上,使得背光源變得更薄。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背光源的超薄結構,包括膠框,在所述膠框的邊上、用于安裝鐵框的背面設有背面扣位,在所述背面扣位的同一高度、且在該背面扣位臨近的膠框側面上設有側面扣位。
優選地:所述背面扣位與所述側面扣位連在一起,組成一個具有90度夾角的連體立體扣位。這樣的結構需要在鐵框的背面和側面上開一個L型的直角孔。另外,背面扣位和側面扣位也可以各自獨立,這樣在鐵框上就需要開兩個口,該兩個口分別用于扣在所述背面扣位上和側面扣位上。
優選地:所述立體扣位在所述膠框的每條邊上有上、中、下三組。對于比較小的膠框,也可以直接設置上下兩組。而對于比較大的膠框,可以設置更多組的這種立體扣位。
優選地,其還包括鐵框,鐵框包括背面部分和側面部分;鐵框在對應所述背面扣位和側面扣位的位置處設有孔,背面扣位和側面扣位穿過鐵框上面的孔,使鐵框固定在膠框上,且鐵框的厚度與所述背面扣位和側面扣位的厚度一致,使鐵框固定在膠框上時,背面扣位、側面扣位厚度方向上的最高位置與鐵框表面在同一平面上。鐵框的厚度與扣位的厚度一樣,這樣的設計更緊湊,使背光源可以變得更薄。
優選地:所述背面扣位和側面扣位上有用于引導鐵框扣住斜面。
優選地:所述膠框的厚度在0.7~0.8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在膠框的邊的背面和側面設計了扣位,該扣位可以更加需要設計得很薄,其迎合了鐵框的厚度,部分厚度與鐵框的厚度重合,甚至厚度與鐵框完全一樣,相比現有技術的雙面膠本身有一定的厚度,該設計使扣位不單獨占用背光源的厚度,因此可以使背光源變得更薄。同時,由于省去了雙面膠,其可以降低成本,也減少了生產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鐵框和膠框安裝在一起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背光源的超薄結構,包括膠框,在膠框的邊上、用于安裝鐵框的背面設有背面扣位,在背面扣位的同一高度、且在該背面扣位臨近的膠框側面上設有側面扣位。
以下為具體實施例,其中的數據尺寸、數量不能理解為對實用新型技術的限定。一些結構的等同替換和常見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LCD顯示器件包括反射板層、光源組件、擴散片層、至少一層增光片層、遮光貼布層,所述的反射板層、光源組件、擴散片層、增光片層、遮光貼布層依次布置,固定于所述的背光源膠框內。該超薄的背光源結構包括LCM模組和膠框,LCM模組包括LCD顯示器件、FPC基板和TP觸摸板。TP觸摸板由基本基板及雙面膠組成,固定于膠框正表面,FPC基板折彎后元件完好放入背光內部。
如圖1至圖3所示,在膠框1的邊上、用于安裝鐵框的背面設有背面扣位2,在背面扣位2的同一高度、且在該背面扣位臨近的膠框側面上設有側面扣位3。背面扣位2與側面扣位3連在一起,組成一個具有90度夾角的連體立體扣位。
立體扣位在膠框的每條邊上有上、中、下三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湯仕兵,未經湯仕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397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錐形轉子加工測量裝置
- 下一篇:帶有嵌入元件的壓縮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