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型材矯直機的下輥升降機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20635040.0 | 申請日: | 2010-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789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鄭亞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亞峰 |
| 主分類號: | B21D3/02 | 分類號: | B21D3/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學成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矯直機 升降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管材、棒材等型材矯直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結(jié)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型材矯直機的下輥升降機構。
背景技術
矯直機下輥升降裝置是管材、棒材矯直的矯直機中的一個關鍵部件,該裝置的合理性不僅影響矯直機功能的實現(xiàn),而且影響矯直機的矯直精度和可靠性,因此,對于設計一套可靠安全的矯直機下輥升降裝置尤為重要。目前,矯直機下輥升降裝置通常采用減速電機帶動升降絲杠,升降絲杠將力傳遞給升降絲母,升降絲母帶動下輥座升降,由于矯直機在矯直過程中產(chǎn)生很大的矯直力,而升降絲母安裝結(jié)構的缺陷,即只在升降絲母下端面與下輥座之間定位,這樣不能滿足較大的矯直力,從而導致整個下輥升降裝置損壞,給生產(chǎn)造成很大的影響;此外,下降過程中升降絲母與底座為面接觸,由于接觸面積大,造成升降絲母在運行時容易鎖死,造成整個升降裝置卡死,進而使得整個矯直機癱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型材矯直機的下輥升降機構,它能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型材矯直機的下輥升降機構,它包括底座、在底座內(nèi)的下輥座,底座上設有油缸,油缸的缸桿伸入底座內(nèi)連接有頂桿,頂桿與下輥座相連,下輥座上通過螺釘固定有配合套,頂桿設于配合套內(nèi),底座上設有軸套,下輥座配合與軸套內(nèi)。
所述的缸桿與頂桿之間設有限位塊,底座上設有平面軸承與限位塊相配合。
所述的底座上設有用于配合缸桿的定位套。
本實用新型的好處是結(jié)構簡單實用,安全可靠,拆卸方便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型材矯直機的下輥升降機構,它包括底座11、在底座11內(nèi)的下輥座1,底座11上設有油缸9,油缸9的缸桿8伸入底座11內(nèi)連接有頂桿5,頂桿5與下輥座1相連,下輥座1上通過螺釘2固定有配合套4,頂桿5設于配合套4內(nèi),底座11上設有軸套3,下輥座1配合與軸套3內(nèi),缸桿8與頂桿5之間設有限位塊7,底座11上設有平面軸承6與限位塊7相配合,底座11上設有用于配合缸桿8的定位套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亞峰,未經(jīng)鄭亞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35040.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