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消旋攝像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30905.4 | 申請日: | 2010-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985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洪濤;祝青;武力;張兆會;曹劍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G01P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徐平 |
| 地址: | 710119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攝像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攝像機構,具體涉及一種消旋攝像機構,主要用于在兩個相對旋轉運動的物體中,通過一個旋轉物體拍攝和記錄另一個旋轉物體的工作情況,屬于圖像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一個在運動過程中發生分離旋轉的物體A,需要對分離后的運動情況進行拍攝和記錄時,目前多采用攝像系統直接進行拍攝,但攝像系統的載體——物體B也在旋轉,使得直接拍攝所得的照片和圖像十分模糊,導致無法識別、精確記錄物體A的運動情況,不利于技術人員事后進行分析處理。
因此,技術人員采用軟件補償對上述方式所獲取的模糊圖像進行還原,但該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圖像失真的情況,且該類軟件較為復雜,成本高,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圖像和視頻模糊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消旋攝像機構,主要解決了現有攝像系統在與目標存在相對旋轉運動拍攝時,拍攝的圖像十分模糊,后續采用軟件補償進行圖像還原的方法效果差、存在圖像失真的問題。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該消旋攝像機構,包括外殼和設置于外殼內的攝像裝置,攝像裝置與導電滑環轉子軸一端連接,導電滑環轉子軸另一端內部安裝有速度陀螺;攝像裝置安裝在控制其旋轉的電機上;電機通過兩個精密軸承組成的軸系支撐。
上述攝像裝置包括光學鏡頭和與其連接的圖像探測器。
上述電機為直流力矩電機,攝像裝置與控制其旋轉的電機內軸連接。
上述支撐電機轉子的軸承為P4級精密軸承。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采用機械結構補償的形式來實現消旋。消旋攝像系統安裝于要分離的旋轉物體B的后面,隨旋轉物體B進行約720°/s的轉動。
本發明通過內置速度陀螺獲取旋轉載體B的轉速,并通過電機帶動攝像裝置進行同速轉動,以此消除旋轉載體與攝像裝置間存在的相對旋轉運動,補償像移效應,使其能夠獲取清晰圖像。
本發明提供的消旋攝像機構多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對體積重量和環境的適應性有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力學環境要承受較大量級的振動和沖擊。其可以在較嚴酷的力學環境中,消除載體的旋轉運動獲取清晰圖像,為有效觀察目標的工作過程提供了有效的依據,試驗結果能滿足使用要求。可以獲取在旋轉運動中的兩物體分離過程中的詳細狀況,為故障診斷和設備改造提供依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述,如圖1、圖2所示:
該攝像機構包括外殼、攝像裝置1、導電環4、速度陀螺5、電機3和軸承2。可以和控制機構連接進行控制。
攝像裝置1設置于外殼內,攝像裝置1與導電環4轉子軸一端連接,速度陀螺5設置于轉子軸另一端內部,速度陀螺5與微處理器電連接,攝像裝置1設置在控制其旋轉的電機3上,電機3采用直流力矩電機,攝像裝置1與控制其旋轉的電機3的內軸連接;電機通過軸承支撐,以兩個P4精度級軸承作為支撐,以保證鏡頭的旋轉精度和整體的剛度和較好的環境適應性,滿足較嚴酷的振動和沖擊過載;電機驅動模塊與微處理器電連接,控制電機轉速并為電機提供電壓。
速度陀螺用于測量安裝消旋攝像系統的物體的轉速,為實現鏡頭轉速的控制提供給定和反饋;微處理器用于接收速度陀螺測量的轉速并進行處理,然后向電機驅動模塊輸出控制信號,通過電機旋轉調節攝像裝置的轉速。
該消旋攝像機構所依據的原理如下:
1、檢測裝載消旋攝像系統的物體的轉速,一般采用速度陀螺進行測量;
2、調節攝像裝置的轉速
由于攝像裝置設置于裝載消旋攝像系統的物體內,當裝載消旋攝像系統的物體旋轉時,攝像裝置也進行旋轉,當旋轉的攝像裝置進行拍攝時,所獲取的圖像十分模糊,需將攝像裝置的轉速消除,即攝像裝置相對于大地靜止;
將速度陀螺測得的安裝消旋攝像系統的物體的轉速傳輸至微處理器,得出攝像裝置相對于大地靜止需補償的轉速,由微處理器將該轉速轉換為補償轉速信號并傳輸至電機驅動模塊,電機驅動模塊按照補償轉速信號驅動電機旋轉;電機帶動攝像裝置旋轉,對攝像裝置的轉速進行調節;
3、獲取圖像
轉速補償后獲取低于10°/s的清晰圖像;當安裝消旋攝像系統的物體的轉速發生變化時,重復步驟1、2進行調節,使獲取的圖像低于10°/s。
本發明采用機械結構補償的形式來實現消旋。消旋攝像系統安裝于要分離的旋轉物體的后面,隨旋轉物體進行約2轉/秒的轉動。
具體應用時,一般攝像系統可采用下述主要指標:視場角:對角線45±5度;攝像距離:1m~100m;圖像制式:CCIR,25FPS;像元數:≥512×582;分辨要求:物距1m處,可分辨50mm×50mm物體;圖像效果:圖像轉速低于10度/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309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