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赤泥分離鐵、鋁硅渣和堿金屬去除的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28265.3 | 申請日: | 2010-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331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董亞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亞飛 |
| 主分類號: | C22B1/00 | 分類號: | C22B1/00;B03C1/015;C21B13/00;C22B7/00;B09B3/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 地址: | 271127 山東省萊蕪***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鋁硅渣 堿金屬 去除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的生產工藝,尤其涉及一種赤泥分離鐵、鋁硅渣和堿金屬去除的工藝方法和設備,屬鋼鐵冶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赤泥是從鋁土礦中提取氧化鋁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渣。由于礦源與提煉方法不同,目前我國每生產1噸氧化鋁,大約產生1~2噸赤泥。普遍采用拜耳法提取氧化鋁后外排的赤泥,其主要成分是:Fe2O3:40~70%,SiO2:7~12%,Al2O3:9~18%,TiO2:3~9%,Na2O:3~11%,CaO:1~3%,Mn:0.05~0.15%,K2O:0.2~0.4%,MgO:0.15~0.50%,S:0.02~0.12%,P:0.02~0.06%,水份5~15%。目前,我國赤泥的堆存量已達2億噸,預計2015年赤泥的堆存量將達到3.5億噸。赤泥的堆存除了需要維護之外,更重要的是占用土地、污染環境、存在安全隱患。赤泥是一種很有潛在利用價值的資源,由于赤泥中Al2O3、Na2O、K2O等含量較高,煉鐵高爐無法使用,在目前已有技術條件下,對于此類資源,尚無高效經濟的處理技術,無法大量工業利用。
在鋁生產過程中綜合回收鐵的研究眾多:前蘇聯提出的熔渣法:即將含鐵、鋁的礦石與石灰石和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合料在電爐中進行高溫還原熔煉生成硅鐵合金,分離硅鐵后的鋁酸鈣爐渣再用Na2CO3溶液浸出,回收其中的Al2O3。該法的最大缺陷是能耗高,因為將SiO2還原需要很高的溫度;此外,在高溫熔煉過程中可能生成不易溶于Na2CO3溶液的鋁酸鈣,從而造成鋁的回收率較低。U.S.Patent?1,618,105提出的Perdersen法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將200810143855.4高鐵高硅鋁土礦、石灰石、焦炭混合料在電爐中于較低的溫度下熔煉,二氧化硅不被還原而與鈣結合形成硅鈣化合物,得到生鐵和以12CaO-7Al2O3和2CaO.SiO2為主的爐渣,爐渣用碳酸鈉溶液浸出,得到鋁酸鈉溶液和碳酸鈣,經固液分離后獲得鋁酸鈉溶液,在此溶液中通入煙道尾氣(CO2)進行碳酸化分解析出Al(OH)3,從而實現鋁的回收。在該法中含鐵化合物被還原成生鐵,熔煉溫度仍然偏高,導致能耗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亞飛,未經董亞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282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