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排氣管合裝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20623003.8 | 申請日: | 2010-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811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胡昌華;董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4 | 分類號: | B23P19/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湖北省武漢市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氣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部件生產裝配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排氣管合裝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乘用車的排氣管合裝一般采用以下三種形式:1、排氣管與前動力總成、后橋總裝在一個合裝托盤上,整體升降合裝。此合裝一般采用液壓升降。排氣管人工搬運到合裝臺車上,設備投資高,維護成本高。2、排氣管采用單獨升降裝置舉升到高位進行合裝,設備投資較大,使用維護成本高。3、排氣管由兩個操作工托舉到高位進行合裝,人力成本高,工作環(huán)境差,勞動強度大。
總的來說,現有的排氣管合裝設備投資高,設備使用維護成本高,液壓缸容易漏油污染環(huán)境、設備故障率高,人力成本高,工作環(huán)境差,勞動強度大。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排氣管合裝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排氣管合裝裝置,它包括兩個吊鉤,兩個吊鉤分別與各自的吊繩連接,兩根吊繩下分別與各自的吊桿連接,兩個吊桿各自連接托桿架,兩個托桿架之間連接排氣管合裝托桿,托桿架與吊桿在豎直方向有20°~40°的夾角。
排氣管合裝托桿上設有排氣管托槽。
排氣管托槽的形狀與排氣管消音器的底部形狀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排氣管合裝裝置采用手動掛鉤的方式固定在車身上,再將排氣管放置到合裝裝置上,實現排氣管與發(fā)動機的合裝。這樣結構新穎、設備投資少、無需外接能源,環(huán)境污染小;使用維護成本低、人力成本低、工人勞動強度小、合裝簡單。大大提高排氣管合裝的效率,降低裝配設備的投資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排氣管合裝裝置主視示意圖。
圖2排氣管合裝裝置左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左右兩個吊鉤1分別與各自的吊繩2連接;吊繩2分別與各自的的吊桿3連接;兩個吊桿3分別與各自連接托桿架4連接,兩個托桿架4之間連接排氣管合裝托桿5,排氣管合裝托桿5上設有排氣管托槽6,排氣管托槽6在排氣管合裝托桿的位置依據排氣管的合裝位置設定,排氣管托槽6的形狀與排氣管的相撞相對應,本實施例中排氣管托槽6的形狀與排氣管消音器的底部形狀相對應。
如圖2所示,托桿架與吊桿在豎直方向有20°~40°的夾角。本實施例中托桿架與吊桿在豎直方向的夾角θ為30±5°。
排氣管合裝前,將本裝置通過吊鉤1掛到車身下,將排氣管人工放置到本裝置上的排氣管合裝托桿5上的排氣管托槽6,以確保合裝時排氣管前端與前排氣歧管螺栓孔能準確對位,人工推動排氣管后移,帶動排氣管合裝托桿5沿吊鉤1旋轉,當排氣管前端避開前托架時,人工將排氣管前端抬起并與前排氣歧管對接,這時排氣管合裝裝置上的吊繩2與車身垂直方向程30度左右夾角,在排氣管自身重力和排氣管合裝裝置共同作用下提供給排氣管一個向前的力,以保證排氣管與前排氣歧管緊密連接,便于操作工擰緊連接螺栓。當擰緊工作完成,人工將排氣管合裝裝置掛到下一輛車上,到此整個排氣管合裝工作全部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公司,未經東風汽車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230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螺絲機
- 下一篇:機車牽引桿的壓裝輔助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