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縮機的排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620729.6 | 申請日: | 201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748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孟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美芝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9/12 | 分類號: | F04C29/12;F04C29/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283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壓縮機 排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式壓縮機,特別是一種旋轉式壓縮機的排氣結構。
背景技術
常見的旋轉式壓縮機,見附圖1-附圖2,該旋轉式壓縮機的排氣結構具有殼體1,安裝在殼體內并帶有軸承5的壓縮部件2,安裝在軸承5上并帶有排氣孔的消音器6;帶動壓縮部件2中的轉動件旋轉并帶有平衡塊7的電機轉子4;安裝在殼體上并與轉子配套且帶有定子線包8的電機定子3。
當上述排氣結構在排氣時,高壓氣體從軸承5上的排氣孔排出,經消音器6并通過消音器6上的排氣孔形成高速氣流排出。該高速氣流直接沖擊電機轉子4上的平衡塊7,從而產生較大的能量損失和紊亂的渦流,造成了排氣阻力增大和噪音增加。
另外,從消音器6的排氣孔噴出的高速氣流沖擊平衡塊7后,向四周發散流動,該氣流直接經過定子線包8的下部空間流走,沒有與定子線包8充分接觸,不利于氣體與其夾帶的潤滑油滴的分離,最后導致排出氣體中的含油量較高,壓縮機的吐油量較大。
中國專利文獻號CN1916425A于2005年08月18日公開了一種旋轉式壓縮機主軸承的排氣結構,該排氣結構通過通過改變排氣位置,防止排氣正面沖擊轉子平衡塊,以降低氣流噪音。該排氣結構雖然能夠減小氣流沖擊,但不能主動改變氣流方向,仍舊不利于對壓縮機吐油量的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制作成本低、排氣阻力小和能量損失少、壓縮機的工作效率高的旋轉式壓縮機的排氣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旋轉式壓縮機的排氣結構,包括設置在殼體內的壓縮機構和電機組件,壓縮機構包括軸承,帶有排氣孔的消音器設置在軸承上,電機組件包括帶有定子線包的電機定子和帶有平衡塊的電機轉子,其結構特?征是電機轉子的端面上設置有朝向消音器的風扇機構,消音器的排氣孔設置在靠近軸承的輪轂的位置。
所述風扇機構位于定子線包圍成的區域內。
所述消音器的排氣孔由消音器的中心孔與軸承的輪轂之間的空隙形成。
所述風扇機構通過輔助支撐件設置在電機轉子、消音器或軸承上。
所述風扇機構包括進口導流件,該進口導流件設置在消音器的中心孔處。
所述進口導流件的一端與消音器相接,進口導流件的另一端懸設,該另一端設置在朝向背離風扇機構的方向。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電機轉子的端面上設置有朝向消音器的風扇機構,能夠在風扇機構的作用下,改變排氣的流動方向,避免了原有的從消音器直接排出的柱狀氣流高速沖擊轉子平衡塊而造成的能量損失和造成較大的運行噪音;而且在風扇機構的作用下,使消音器的排氣孔的外部附近區域的壓力降低,使得消音器內的氣流更容易排出,減小了排氣阻力和能量損失,提高了壓縮機的工作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氣流噪音。
本實用新型中的經風扇機構作用后而改變方向后的氣流,將流向電機定子的定子線包,當該氣流繞流定子線包時,增加了氣體與其所攜帶的潤滑油滴的分離效率,將低了氣體從壓縮機內帶出并進入空調系統的潤滑油量,提高了空調系統的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制作成本低、排氣阻力小和能量損失少、壓縮機的工作效率高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常見的旋轉式壓縮機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消音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移除殼體、電機定子及儲液器后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A-A向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消音器的第一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消音器的第二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殼體,2為壓縮機構,3為電機定子,4為電機轉子,5為軸承,6為消音器,7為平衡塊,8為定子線包,9為風扇機構,10為進口導流件,11為輔助支撐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3-圖7,本旋轉式壓縮機的排氣結構,包括設置在殼體1內的壓縮機構2和電機組件,壓縮機構2包括軸承5,帶有排氣孔的消音器6設置在軸承5上,電機組件包括帶有定子線包8的電機定子3和帶有平衡塊7的電機轉子4,電機轉子4的端面上設置有朝向消音器6的風扇機構9,消音器6的排氣孔設置在靠近軸承5的輪轂的位置。
風扇機構9位于定子線包8圍成的區域內。消音器6的排氣孔由消音器6的中心孔與軸承5的輪轂之間的空隙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美芝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美芝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207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遙控隱形節能電風扇
- 下一篇:三葉形水冷羅茨真空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