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2G/3G可拆分的集成移動通信天線的輻射單元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18601.6 | 申請日: | 2010-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104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侯建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俊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3g 拆分 集成 移動 通信 天線 輻射 單元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線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2G/3G可拆分的集成移動通信天線的輻射單元。
背景技術
現有的2G/3G可拆分的集成移動通信天線最大的問題是低頻(第二代移動通信天線,2G)和高頻(第三代移動通信天線,3G)兩種頻段的天線之間的干擾問題,這種干擾使得天線的方向圖發生嚴重的畸變。這種畸變主要表現在波束指向偏離法線方向,波束寬度嚴重偏離設計要求,方向圖曲線不平滑,前后比變差,副瓣升高,增益下降明顯。目前,國內還沒有那一家天線公司解決第二代移動通信天線與第三代移動通信天線之間的干擾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2G/3G可拆分的集成移動通信天線的輻射單元,通過對低頻和高頻輻射單元進行排列,采取互補的方案,有效地解決了兩個頻段天線之間的干擾問題。
一種2G/3G可拆分的集成移動通信天線的輻射單元,包括呈直線排列、間距相同的低頻輻射單元,在低頻輻射單元的斜上方和斜下方均分布有一個高頻輻射單元,三者呈直線排列。
所述的低頻輻射單元與高頻輻射單元的總個數相等,高頻輻射單元交叉分布在一半低頻輻射單元的兩邊,高頻輻射單元呈連續排列、間距相同的兩條平行線。
所述的高頻輻射單元位于低頻輻射單元斜上方或斜下方15~45°。
所述的低頻輻射單元與其斜上方和斜下方分布的高頻輻射單元之間的直線距離為低頻輻射單元彼此之間距離的1/5~1/20。
所述的低頻輻射單元彼此之間的間距為240~280mm,高頻輻射單元與低頻輻射單元的水平距離為40~60mm,垂直距離為20~40mm。
所述的低頻輻射單元的輻射頻率為824~960MHz,高頻輻射單元的輻射頻率為1710~2170MHz。
所述的低頻輻射單元由兩個互相垂直的偶極單元構成,每個偶極單元由兩個相互平行的偶極單元子構成;偶極單元子由對稱的根部和臂部呈“T”形連接而構成,根部和臂部的寬度均為10~12mm,根部的高度為60~62mm,臂部的長度為58~60mm。
所述的高頻輻射單元由兩個互相垂直的偶極單元構成,每個偶極單元由兩個相互平行的偶極單元子構成;偶極單元子由對稱的根部和臂部呈“T”形連接而構成,根部和臂部的寬度均為6~8mm,根部的高度為26~30mm,臂部的長度為28~3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低頻輻射單元采取直線分布,高頻輻射單元交叉分布在低頻輻射單元的斜上方和斜下方,低頻輻射單元與高頻輻射單元形成間距均勻的交叉排列,通過低頻輻射單元與高頻輻射單元互補的方案,有效地解決了兩個頻段天線之間的互耦問題,其各自的性能與常規的非集合的第二代移動通信天線、第三代移動通信天線相當;解決了兩種頻段天線之間的干擾問題,各個頻段的方向圖比較理想,波束寬度,增益,隔離度,前后比等性能有明顯的改善,完全滿足我國關于移動通信基站天線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低頻輻射單元與高頻輻射單元分布示意圖;
圖2是低頻輻射單元的偶極子結構示意圖;
圖3是高頻輻射單元的偶極子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低頻輻射單元;2為高頻輻射單元;3為低頻輻射單元的偶極單元子;4為低頻偶極單元子的根部;5為低頻偶極單元子的臂部;6為高頻輻射單元的偶極單元子;7為高頻偶極單元子的根部;8為高頻偶極單元子的臂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所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不是限定。
參見圖1,一種2G/3G可拆分的集成移動通信天線的輻射單元,包括呈直線排列、間距相同的低頻輻射單元1,在低頻輻射單元1的斜上方和斜下方均分布有一個高頻輻射單元2,三者呈直線排列。所述的低頻輻射單元的輻射頻率為824~960MHz(2G),高頻輻射單元的輻射頻率為1710~2170MHz(3G)。
所述的低頻輻射單元1與高頻輻射單元2的總個數相等,高頻輻射單元2交叉分布在一半的低頻輻射單元1的兩邊,高頻輻射單元2呈連續排列、間距相同的兩條平行線。
所述的高頻輻射單元2位于低頻輻射單元1斜上方或斜下方15~45°;低頻輻射單元1與其斜上方和斜下方分布的高頻輻射單元2之間的直線距離為低頻輻射單元1彼此之間距離的1/5~1/20。
具體的,低頻輻射單元1彼此之間的間距為240~280mm,高頻輻射單元2與低頻輻射單元1的水平距離為40~60mm,垂直距離為20~4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俊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俊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186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