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找正切筋上刀組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15577.0 | 申請日: | 201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982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05 |
| 發明(設計)人: | 程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尚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F1/44 | 分類號: | B26F1/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柏子雵 |
| 地址: | 226016 江蘇省南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正切 筋上刀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筋上刀。
背景技術
產品封裝以后都是整模,由上料架取出整模產品,再由沖塑模除去澆道和澆口,再由切筋模切除框架廢料。在切筋過程中,定位針及定位塊保持框架定位以便切筋刀準確切下框架廢料完成產品切筋。目前常用的切筋上刀的主要結構如圖1所示,由上刀定位塊1、上刀固定座?2、卸料鑲件3、凹模4、定位針座5、凹模固定板6、定位針7、凹模定位塊8、產品9、承料塊10、卸料板11、卸料塊12、切筋上刀?13及上刀壓條14組成。由于框架靠定位針7定位,在上模與下模閉合時,導致模具產生震動,從而使框架產生跳動在切筋上刀切入時導致偏移切筋尺寸,而達不到切筋尺寸的精度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模具閉合前就能達到導向定位的結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自動找正切筋上刀組件,包括上刀固定座,上刀定位塊設于上刀固定座上,切筋上刀固定在上刀固定座上,切筋上刀的兩邊由上刀壓條壓緊,卸料板設于上刀定位塊的下方,卸料鑲件及卸料塊設于卸料板的底部,在卸料鑲件及卸料塊的下方分別設有凹模及承料塊,凹模及承料塊設于凹模固定板的頂部,定位針通過定位針座設于凹模固定板內,凹模通過凹模定位塊定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筋上刀的刀口前端設有長度1-2mm、厚度0.6-1mm的導向定位塊。
本實用新型在上刀刀口前端加上導向定位塊,在模具未完全閉合時由切筋上刀前端的導向定位塊切入框架并自動找正,達到減小沖切偏差、提高沖切精度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一般切筋上刀組件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找正切筋上刀組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找正切筋上刀組件,包括包括上刀固定座2,上刀定位塊1設于上刀固定座2上,切筋上刀13固定在上刀固定座2上,切筋上刀13的兩邊由上刀壓條14壓緊,卸料板11設于上刀定位塊1的下方,卸料鑲件3及卸料塊12設于卸料板11的底部,在卸料鑲件3及卸料塊12的下方分別設有凹模4及承料塊10,凹模4及承料塊10設于凹模固定板6的頂部,定位針7通過定位針座5設于凹模固定板6內,凹模4通過凹模定位塊8定位,在所述切筋上刀13的刀口前端設有長度1.5mm、厚度0.8mm的導向定位塊。
本實用新型在切筋上刀前端部加上長度1.50mm、厚度0.80mm的導向定位塊,在切筋上刀13往下運動時切筋上刀13前端的導向定位塊先切入框架自動找正框架偏差,切筋上刀13與卸料塊12配合間隙0.01mm-0.015mm。切筋上刀13刀口切入凹模4的間隙為0.015mm-0.02mm。切筋上刀13切入深度由上下限位柱和限位板確定,當切筋完成模具打開時,切筋上刀13的刀口退回卸料鑲件3,這樣保證卸料通暢。而切筋上刀13前端導向定位塊則大部分退回卸料塊12,不能完全退回,在下次沖切框架時切筋上刀前端先切入框架自動找正。此自動找正切筋上刀在前切筋上刀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導向定位,成本不高,但是沖切精度卻得到很大的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尚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經南通尚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155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測試路面層間剪切疲勞試件的夾具
- 下一篇:一種樣本收集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