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六維力傳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13443.5 | 申請日: | 201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265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興松;伏春乾;尤海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L1/00 | 分類號: | G01L1/00;G01L1/22;A61B5/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湯志武;王鵬翔 |
| 地址: | 21009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六維力 傳感器 | ||
1.一種六維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墊圈(1)、蓋板(2)、外殼(3)、底板(4)、八個預緊旋鈕(5)、第一彈性體(6)、第二彈性體(7)、八根長度相同的頂桿(8)、四個體積相同的傳力鋼珠(9)、應變片;
所述的蓋板(2)和底板(4)相互平行固定連接在外殼(3)的兩端;
所述的外殼(3)是橫截面呈方形的套筒,在該外殼(3)的四個內角上分別設置一個處于同一平面的平臺(10),每個平臺(10)的上方布置一個傳力鋼珠(9),相鄰傳力鋼珠(9)之間布置兩根頂桿(8);每個傳力鋼珠(9)的兩邊都布置一個穿過外殼(3)的預緊旋鈕(5);與每個傳力鋼珠(9)相抵壓的兩個預緊旋鈕(5)和兩根頂桿(8)處于同一水平面,且呈十字形;
所述的第一彈性體(6)包括本體(601)和四根彈性梁(602),該四根彈性梁(602)均勻分布在本體(601)的周邊,且其一端位于傳力鋼珠(9)的上方;每根彈性梁(602)和蓋板(2)之間設置有壓塊(11)和加載鋼珠(12),該壓塊(11)固定連接在蓋板(2)的下方,在第一彈性體(6)的彈性梁(602)的上方設置有弧形凹口,該加載鋼珠(12)位于弧形凹口中,并且其頂端與壓塊(11)相抵壓;
所述的第二彈性體(7)包括本體(701)和四根彈性梁(702),該四根彈性梁(702)均勻分布在本體(701)的周邊,且其一端位于處于同一邊的兩根頂桿之間;該第二彈性體(7)位于第一彈性體(6)的下方,其間留有空隙,且兩者同軸心固定連接;
所述的應變片分別固定連接在彈性梁(60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彈性梁(702)的左側面和右側面;
所述的支撐墊圈(1)一端位于蓋板(2)上方,另一端穿過蓋板(2)與第一彈性體(6)固定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六維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測力板(13),該測力板(13)固定連接在支撐墊圈(1)的上方。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六維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墊圈(1)為四個,且圍繞第一彈性體(6)的本體(601)中心軸均勻對稱分布。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六維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彈性體(6)的本體(601)和第二彈性體(7)的本體(701)的橫截面都呈圓形。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六維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板(2)和壓塊(11)過盈配合。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六維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彈性體(6)和第二彈性體(7)通過螺栓連接,并且在第一彈性體(6)和第二彈性體(7)之間設置有墊圈,該墊圈與螺栓相配合。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六維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四個墊腳(14),所述的墊腳(14)固定連接在底板(4)的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1344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離子束濺射硅薄膜制作的壓力應變器件
- 下一篇:一種單體式光纖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