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通道自動檢測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10758.4 | 申請日: | 201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528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汪懋華;陳莉;李莉;張麗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27 | 分類號: | G01N27/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 自動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化學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通道自動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近些年,國內外的很多專家學者對電化學檢測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離子選擇性電極應用于各種檢測領域,現有的裝置都是逐個檢測無法實現同時使用多個通道檢測多個參數,檢測效率低,并且均需人工裝入取出檢測液,操作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實現多通道同時檢測,自動裝入取出檢測液。
(二)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通道自動檢測裝置,包括:檢測槽、離子選擇性電極、進液水泵、排液水泵、檢測液裝載容器、控制器和電信號采集裝置,其中,所述檢測槽、離子選擇性電極、進液水泵、排液水泵和檢測液裝載容器的數量相同且至少為兩個;每個檢測槽均插入一個離子選擇性電極,每個檢測槽上均設有進液口和排液口,每個進液水泵的一端與對應檢測槽的進液口連接,另一端置于對應的檢測液裝載容器中,每個排液水泵的一端與對應檢測槽的排液口連接,每個進液水泵和每個排液水泵均與控制器連接。
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廢水池,每個排液水泵的另一端均置于所述廢水池中。
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電信號采集裝置,每個離子選擇性電極均連接到所述電信號采集裝置。
其中,所述檢測槽、離子選擇性電極、進液水泵、排液水泵和檢測液裝載容器的數量均為六個。
其中,所述檢測槽由亞克力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多路檢測槽與水泵之間的配合,實現了多通道同時檢測,提高了檢測效率,并可自動裝入取出檢測液,簡化了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按照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圖1中,以有六個檢測槽為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所述多通道自動檢測裝置包括:六個檢測槽1、六個離子選擇性電極8、六個進液水泵5、六個排液水泵4、六個檢測液裝載容器2、控制器7和電信號采集裝置6,每個檢測槽1中分別插入一個離子選擇性電極8,所述六個離子選擇性電極8均連接到電信號采集裝置6,每個檢測槽1均設有一個進液口和一個排液口,每個進液水泵5的一端與對應檢測槽1的進液口連接,另一端置于對應的檢測液裝載容器2中,每個排液水泵4的一端與對應檢測槽1的排液口連接,所述六個進液水泵5和所述六個排液水泵4均與控制器7相連接。優選地,所述檢測槽1由亞克力制成。為防止廢液的污染,優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廢水池,每個排液水泵的另一端均置于所述廢水池中。
所述裝置的工作原理為:若需要對待測液體進行測量時,先將待測液體分別置于所述六個檢測液裝載容器2中,所述控制器7發送一個控制信號給所述六個進液水泵5,開啟所述六個進液水泵5,將待測液體泵入所述六個檢測槽1中,檢測完成后控制器7再發送一個控制信號給所述六個進液水泵5,關閉所述六個進液水泵5,所述六個檢測槽1中的離子選擇性電極8均會產生一定的電壓,電壓值均由所述電信號采集裝置6獲取,控制器7再發送一個控制信號給所述六個排液水泵4,開啟所述六個排液水泵4,將所述六個檢測槽1中的液體均排入至所述廢水池3中,排液完畢后控制器7再發送一個控制信號給所述六個排液水泵4,關閉所述六個排液水泵4。若需清洗所述六個檢測槽時,步驟與對待測液體進行測量基本相同,只需將所述六個檢測液裝載容器2中的液體均換為清水即可。若需用標準溶液對相應的所述六個離子選擇性電極進行標定時,步驟與對待測液體進行檢測基本相同,只需將所述六個檢測液裝載容器2中的液體換為相應的標準溶液即可,通過多組標準溶液產生的電壓值以及相應的待測液體的電壓值可計算出待測液體中相應離子的濃度。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權利要求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1075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摩托車用電熱防寒服
- 下一篇:雙通道振動監測保護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