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管帶機皮帶接頭的連接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600793.8 | 申請日: | 201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959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春海;陳福海;張永明;高峰;董小平;喬靈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15/40 | 分類號: | B65G15/4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蔣光恩 |
| 地址: | 241002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帶 皮帶 接頭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生產的物料輸送設備的技術領域,涉及管式皮帶輸送機的技術,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帶機皮帶接頭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各行各業的土地占用受到限制,尤其處于城市邊緣的冶金行業,或是大型重組的老行業,都存在場地使用異常緊張的現象。它們或者將料場剝離,進行遠距離輸送;或者就地避開復雜的路況,進行轉彎升降輸送。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皮帶機通常無法實現物料輸送,即使在能輸送的情況下,建設皮帶通廊和轉運站,投資往往較大。
因此在工業生產的物料輸送中,出現了管式皮帶輸送機技術。如圖4所示,管式皮帶輸送機也簡稱管帶機。管帶機建設投資小,維護方便,可以有效的避免揚塵,并且能節約占地面積,是復雜狀況和遠距離輸送的一種有效途徑。
但是在管帶機的使用過程中,由于管皮帶的成型條件,造成管帶機膠接接口及皮帶邊緣處磨損及起邊現象特別嚴重。
如圖3所示的平皮帶膠接傳統膠接方法,按照皮帶的厚度,經過三層或四層的逐級剝離,并逐級形成一層開口線5、二層開口線6、三層開口線7以及尾線8;一層開口線5以內為保留區域4,即不剝離的區域。開口線呈30°角。這種膠接方法,最終造成皮帶兩側邊緣有過長的損傷邊。
當然這種損傷對于平皮帶而言,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本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和圖2所示,平皮帶輸送機運動部分由平皮帶1、輸送輥2構成,平皮帶1的兩側為皮帶側邊3。在平皮帶運轉時,皮帶側邊3基本上無磨損。因為皮帶兩側的皮帶側邊3除了側擋棍,沒有其他的受力、磨損點,在平皮帶運轉時,這兩個側邊無磨損,完全可以滿足生產需要,無需改進。
但對于管式機而言,一般情況下,管式輸送機要么是遠距離輸送,要么是路況非常復雜,高度較高或轉彎半徑很小,管皮帶9周邊布滿了托輥10、壓輥11、側擋棍12,對管皮帶9的磨損非常嚴重。如圖5所示,管皮帶9的側邊包裹,管帶外卷邊13將管帶內卷邊14包裹在內,管皮帶9在運行時,管帶外卷邊13處的磨損嚴重,易開邊。
如:高位煤倉的上料方式采用管帶機輸送,管帶機水平165米,提升高度47.97米,管徑300,傾角27°,設計正常輸送量為250噸/小時。由于提升高度過高、角度較大等原因,目前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
1、皮帶在雨雪天氣不能使用;
2、上料量達不到250噸的設計要求;
3、皮帶經常跑偏、機頭和機尾皮帶開翻以及皮帶憋脹管,每次處理都需要8~12小時;
4、皮帶磨損受傷嚴重,特別是皮帶膠接兩邊磨損嚴重,受摩擦和擠壓,膠接頭兩邊經常開裂,維修基本上每周1~2次維護,無法保證正常工作,造成巨額的鐵經濟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管帶機皮帶接頭的連接結構,其目的是克服管皮帶接頭處側邊容易損傷的缺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帶機皮帶接頭的連接結構,所述的管帶機皮帶為管皮帶,所述的管皮帶的兩側邊分別為管帶外卷邊和管帶內卷邊,所述的管皮帶接頭處為多層逐級剝離然后膠接,并形成多層傾斜的開口線,從尾線至一層開口線的方向為管皮帶運轉方向,在所述的管皮帶的接頭位置、所述的管帶外卷邊一側,設接頭保護區,所述的接頭保護區為三角形,所述的三角形的一邊為所述的管帶外卷邊,另一邊為各個開口線的靠近所述的管帶外卷邊的端點構成的直線,這兩個邊的交點即所述的尾線的一個端點,所述的一層開口線靠近所述的管帶外卷邊的端點到所述的管帶外卷邊相距一段距離。
所述的管皮帶相連接處的兩個接頭上相應的開口線之間在皮帶的平面方向上設有縫隙,并縫隙中填充填料帶,所述的填料帶的材料為粘接材料。
所述的縫隙的寬度為3~6mm。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粘接完畢的管皮帶最終在外邊緣的受力邊,僅剩下一個口,減少了開口的磨損、撕裂和起翹,大大延長了管皮帶接口的使用壽命,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和運行費用,避免影響生產。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的一種平皮帶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的另一種平皮帶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的平皮帶膠接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的管式皮帶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管皮帶的橫截面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管皮帶的膠接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蕪湖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6007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B65G 運輸或貯存裝置,例如裝載或傾斜用輸送機;車間輸送機系統;氣動管道輸送機
B65G15-00 具有環形載荷輸送表面的輸送機,即帶式或類似的連續構件,牽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狀的環形驅動元件外的裝置傳遞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圓弧形內輸送
B65G15-04 . 載荷裝在環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內并互相平行的環形表面的相反運動的部分
B65G15-08 . 載荷運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狀帶構成,如構成槽形帶
B65G15-10 . 包含有兩個或多個協同操作的有縱向平行軸線的,或許多平行元件的環形表面,如繩索限定的環形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