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低壓配電變壓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584512.4 | 申請日: | 2010-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343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圈;郝福忠;袁建州;崔紅梅;陳楠;盛合亭;馮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電機工程學會技術咨詢服務部 |
| 主分類號: | H01F29/02 | 分類號: | H01F29/02;H01F27/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4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低壓配電 變壓器 | ||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壓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低壓配電變壓器。
二.背景技術:電壓是衡量電能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運行中的電力系統需要提供足夠的無功以補償系統消耗的無功,否則無功缺額過大將降低系統電壓,損害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運行,總之,只有無功的平衡才能維持系統的電壓水平。對于380V的低壓系統,投入電容器為系統提供無功是提高電壓水平的主要手段。但傳統配電變壓器副邊輸出電壓相同,即電容器工作電壓相同,每次投入或切除只能是固定容量,無功補償容量單一,造成精度不高,級差過大,常常不是過補償就是欠補償,不能實現動態跟蹤和連續補償。
三.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可為電容器輸出多種工作電壓使其產生多種無功功率、降低補償級差且提高補償精度的新型低壓配電變壓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低壓配電變壓器,含有變壓器本體,所述變壓器本體的每一相副邊繞組上除正常設置負載側外還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抽頭。
每一相副邊繞組上的負載側和抽頭與至少一個組合開關連接,所述組合開關通過電容器接地。所述組合開關為可控硅和磁保持繼電器組合開關;所述抽頭數量為1-3個。優選地,所述抽頭的數量為3個。
本裝置較普通變壓器多出若干個抽頭,電容器開關投至不同抽頭即得到不同的工作電壓。由公式Qc=2πfCU2(其中,Qc為電容器產生的無功功率,f為系統頻率,基本不變,C為電容器容量,U為電容器工作電壓)可知,電容器的工作電壓和其產生的無功功率是一一對應的,這種新型低壓配電變壓器容量不增加,而通過多個抽頭為電容器輸出不同工作電壓來改變其產生的無功功率,若有多組電容器配組合使用,即可產生多種不同的無功功率,最大程度接近無功差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在傳統低壓配電變壓器的副邊繞組上增裝抽頭,不增加變壓器容量,也基本不提高成本,而又為電容器提供多種工作電壓,使其輸出不同補償容量,接近無功缺額,降低補償級差,提高補償精度。
2、本實用新型電容器經常在低于額定電壓的電壓下運行,延長了使用壽命(電容器的壽命和電壓的6次方成反比)。可控硅和磁保持繼電器組合開關的應用較好地解決了過壓和涌流問題,可頻繁投切,又降低了損耗。
3、本實用新型設置抽頭的位置考慮到可輸出較精確的補償容量,即一組電容器總容量的12.5%、25%、50%、100%,各組電容器組合起來就可輸出更接近無功差額的容量,這也是一種提高補償精度的措施。
4.本實用新型應用于10KV/380V三相低壓交流系統,推廣后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新型低壓配電變壓器的A相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圖中,1-新型低壓配電變電器,2-新型低壓配電變壓器副邊繞組,3-抽頭,4-組合開關,5-電容器,6-負載側。
本實施例以A相為例(B、C相的連接與A相相同),新型低壓配電變壓器1的副邊繞組2增設1~3個連接電容器5的抽頭3,抽頭3的具體個數由電容器5的容量而定,以3個為例,加上負載側6,可輸出總電壓的:35.4%、50%、70.7%,100%,即輸出電壓:77.9V、110V、155.5V、220V,也即一組電容器5可輸出四種不同的無功容量:總容量的12.5%、25%、50%、100%。電容器5一般安裝2~4組,本實施方式以2組為例,每組安裝一個組合開關4,組合開關4為一投多擲,可將本組電容器5投至變壓器1的負載側6及任一抽頭3上,連接至不同的抽頭3或負載側6,便可產生四種不同的無功容量,全部電容器5組合使用可產生多種無功容量,接近無功缺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電機工程學會技術咨詢服務部,未經河南省電機工程學會技術咨詢服務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845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進的吊物孔洞及其蓋板
- 下一篇:方艙底部壁板鉸接處的密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