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輥壓機輥軸自動恒縫糾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577329.1 | 申請日: | 201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153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魏達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光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32 | 分類號: | B02C4/32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謝敏 |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輥壓機 輥軸 自動 糾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輥壓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粉磨各種材料的大型輥壓機。
背景技術
傳統輥壓機采用了“恒壓力”控制,在提供工作壓力的同時,具有一定的緩沖能力,在通過異物或鐵塊時,有效地保護輥壓機不受損傷,恒壓力系統確保所有入磨物料全部經過擠壓,從而克服入磨物料易磨性的波動,穩定產品的質量。其不足之處是:當物料粗細不均勻,輥縫變化劇烈時,實際工作壓力隨之劇烈變化,“恒壓力”工作方式為了保證工作壓力穩定,其液壓系統將頻繁卸壓、油泵和液壓閥件將頻繁啟動,大大降低了液壓系統的可靠性和壽命。為確保入磨物料全部經過擠壓,“恒壓力”工作方式放棄了對正常工作輥縫(包括輥縫大小和輥縫差)的控制,不能正常糾偏,使得工作輥縫大小得不到有效的穩定,導致輥壓機通過量不能穩定,容易出現大的波動,影響系統的達標達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物料通過量穩定、粉磨效率高、壽命長的可自動恒縫糾偏的輥壓機。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輥壓機,包括動力裝置、輥軸、液壓缸、液壓集成閥塊和連接裝置,動力裝置與輥軸通過連接裝置連接,其中動力裝置、輥軸和連接裝置各為兩套;液壓集成閥塊分為左液壓集成閥塊、右液壓集成閥塊;液壓缸包括左液壓缸和右液壓缸;左液壓集成閥塊、右液壓集成閥塊上分別設置有一個加壓閥、減壓閥和溢流閥,加壓閥、減壓閥和溢流閥通過管道與液壓缸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本技術方案可以調節輥縫在一個設定的范圍內,保證了輥壓機中物料通過量的穩定,從而使系統更好的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液壓集成閥塊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圖1的A-A’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輥壓機輥軸自動恒縫糾偏裝置,包括動力裝置、輥軸、液壓缸、液壓集成閥塊和連接裝置,動力裝置與輥軸通過連接裝置連接,其中動力裝置、輥軸和連接裝置各為兩套;液壓集成閥塊分為左、右液壓集成閥塊4、7;液壓缸11包括左液壓缸1和右液壓缸10;左集成閥塊4上設置有左加壓電磁閥2、左減壓電磁閥3和左溢流閥5,左加壓電磁閥2、左減壓電磁閥3和左溢流閥5再通過管道與左液壓缸1連通;右集成閥塊7上設置有右加壓電磁閥9、右減壓電磁閥8和右溢流閥6,右加壓電磁閥9、右減壓電磁閥8和右溢流閥6再通過管道與右液壓缸10連通;
本裝置是在現有的控制方式的基礎之上,增設了“恒輥縫”控制方式,首先設定預給定壓力,通過對左、右側加壓電磁閥2、9、左減壓電磁閥3、右減壓電磁閥8、溢流閥5、6的控制,使輥壓機穩定在一定的輥縫范圍內工作,其原理在于:正常生產輥縫(恒輥縫)設為X?1,實際輥縫設為X?2,輥縫糾偏差為ΔX,當左側X2-X1的值大于ΔX時,控制左加壓電磁閥3動作,對左液壓油缸1壓力進行加壓調節,從而對活動輥的位置偏差進行糾正;當右側X2-X1的值大于ΔX時,控制右側加壓電磁閥9動作,對右液壓油缸10壓力進行加壓調節,從而對活動輥的位置偏差進行糾正;當左側或右側加壓大于溢流閥5、6的設定值時,控制系統輸出報警,同時減小相應一側的壓力,調節左右側輥縫在設定范圍,保證輥壓機的通過量穩定,同時保證系統運行正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光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光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773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方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乙醇脫水制乙烯反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