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鉆鉸刀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76466.3 | 申請日: | 2010-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717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正良;蔣建朝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埃特法斯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51/08 | 分類號: | B23B51/08;B23B51/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學成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鉸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機床加工的切削刀具,具體涉及一種既可鉆孔又可鉸孔的鉆鉸刀。
背景技術
機械加工領域中,在加工精度較高的內孔時,通常都是先進行鉆孔,再對鉆好的孔進行鉸孔的這兩個步驟來完成內孔的加工,這樣的加工步驟,需要頻繁的更換刀具,加工過程繁瑣,浪費勞動力、時間,導致生產效率較低,并且在裝夾刀具的過程中會產生誤差,影響加工內孔的精度。且現有刀具的冷卻通常是采用外部的冷卻裝置輸送冷卻液進行冷卻,其冷卻效果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鉆鉸刀,在加工內孔過程中,其可以一次完成鉆孔、鉸孔,無需更換刀具,提高生產效率、保證加工精度。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鉆鉸刀,包括刀具本體,刀具本體的一端部為刀柄、另一端部為切削部,所述切削部的前端為錐形鉆尖,切削部的外圓周表面上沿本體的軸線方向開設有兩條直排屑槽,兩直排屑槽之間的切削部外圓周面上設置有切削刃,所述切削刃突出的設置在切削部外圓周面上,切削部包括靠近錐形鉆尖的第一切削部、遠離錐形鉆尖的第二切削部,第二切削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所述刀具本體內設置有冷卻通道,其從刀柄的外端部延伸至錐形鉆尖的端面。
所述切削刃設置在排屑槽的槽側面與切削部外圓周面之間的交匯處。所述第一切削部與第二切削部之間為斜臺階面過渡,斜臺階面與軸心線之間的夾角α為60°。
所述排屑槽的兩槽壁之間的夾角β為100°,有利于切屑的排出。
所述錐形鉆尖的尖角γ為135°。
采用了上述方案,切削刃突出的設置在切削部外圓周面上,切削部包括靠近錐形鉆尖的第一切削部、遠離錐形鉆尖的第二切削部,第二切削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這樣在錐形鉆尖進行鉆孔時,第一切削部能夠對孔的內壁進行修鉸,提高孔的內壁精度,而不需要再單獨使用,鉸刀進行修鉸,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第二切削部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锪孔。刀具本體內的冷卻通道,其從刀柄的外端部延伸至錐形鉆尖的端面,可以通過向冷卻通道內輸送冷卻液來對刀具進行冷卻,增加冷卻效果。本實用新型一次就可以完成鉆孔、鉸孔、锪孔,無需更換刀具,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保證了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向放大視圖;
附圖中,1為刀柄,2為切削部,3為錐形鉆尖,4為直排屑槽,5為切削刃,6為第一切削部,7為第二切削部,8為冷卻通道,9為斜臺階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2所示,一種鉆鉸刀,包括刀具本體,刀具本體的一端部為刀柄1、另一端部為切削部2,切削部的前端為錐形鉆尖3,錐形鉆尖對需要加工孔的地方進行鉆孔,切削部的外圓周表面上沿本體的軸線方向開設有兩條直排屑槽4,排屑槽4的兩槽壁之間的夾角β為100°,便于對切屑的順利排出,排屑槽兩直排屑槽之間的切削部外圓周面上設置有切削刃5,切削刃5突出的設置在切削部外圓周面上,切削部包括靠近錐形鉆尖的第一切削部6、遠離錐形鉆尖的第二切削部7,第二切削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刀具本體內設置有冷卻通道8,其從刀柄的外端部延伸至錐形鉆尖的端面,冷卻液從刀柄的外端部的冷卻入口進入,從錐形鉆尖的端面的冷卻出口流出,對刀具進行冷卻,同時還可以對切屑進行清理。
切削刃設置在排屑槽的槽側面與切削部外圓周面之間的交匯處。第一切削部與第二切削部之間為斜臺階面9過渡,斜臺階面與軸心線之間的夾角α為60°。錐形鉆尖的尖角γ為1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埃特法斯工具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埃特法斯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764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配電室安全仿真培訓系統
- 下一篇:一種虛擬仿真通信系統的平臺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