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遠紅外熱療拔罐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73859.9 | 申請日: | 2010-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879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國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國元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H39/06;A61N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0051 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熱療拔罐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健治療拔罐,具體說是一種具有遠紅外、熱療、罐療三種保健治療功能為一體的拔罐。
背景技術
拔罐是中醫的重要治療方法,也是民間使用最普遍的治病方法,但目前廣泛使用的傳統拔罐功能單一,沒有與現代理療技術相結合。遠紅外具有止痛、消腫、祛風、散寒、除濕的治療效果,熱療具有鎮痛、化瘀、活血作用,遠紅外治療與熱療和拔罐療法配合使用具有較好的保健功能,可治療多種病痛并收到明顯的療效。達到調整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化瘀散結、溫經祛寒、通利關節、消腫止痛、發汗解表、扶正補虛的效果,是中醫傳統的拔罐療法得到進一步的發揚。
發明內容
為提高拔罐療法的效果,推進傳統中醫拔罐與現代理療技術的融合,本實用新型公布一種具有拔罐、遠紅外、熱療為一體的遠紅外熱療拔罐,該拔罐以自發火拔罐為罐體,內置遠紅外和熱能發生體,以拔罐自帶電池為電源,實現拔罐治療、遠紅外治療和熱療三位一體同步配合治療。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拔罐體為自發火拔罐,罐體內設置遠紅外、熱源罩,罩體內安裝遠紅外、熱能發生體,在罐體上部的殼內設置壓電點火器,燃氣控制閥,貯氣倉,電池倉,遠紅外、熱能控制裝置。
所述的自發火罐體分為殼體、罐體兩部分,殼體為操作控制部分,設有壓電點火器、燃氣控制閥、貯氣倉、充氣閥、壓力顯示屏、電子時鐘、減壓閥、遠紅外、熱能控制旋鈕、電池;罐體為治療部分、罐頂壁設有高壓電子點火針、進氣燃燒孔和電子壓力傳感器,內設圓柱形罩體,罩體內安裝遠紅外、熱能發生體。
一種遠紅外熱療拔罐,自發火拔罐由拔罐體和固定在在罐體上方的殼體以及安裝在拔罐體內的遠紅外、熱能發生裝置組成,其中,所述的拔罐體頂壁氣密封,設有進氣燃燒孔和高壓電子點火針,高壓點火針的端部與進氣燃燒孔相對應;所述的殼體內設有自發火裝置和遠紅外熱療控制裝置;所述的自發火裝置由貯氣倉,燃氣輸出管道、燃氣控制閥和壓電點火器組成,其中燃氣輸出管道的一端與貯氣倉連接,另一端與設在罐頂壁的進氣燃燒孔連接,中間串聯燃氣控制閥;所述的高壓電子點火針通過導線與壓電點火器連接;所述的遠紅外、熱能控制旋鈕一端與電池導線連接,另一端與設在拔罐體內的遠紅外、熱能發生體導線連接。所述的遠紅外熱療拔罐,在拔罐體頂壁氣密封設有減壓孔,減壓閥設在殼體上表面。
所述的遠紅外、熱能發生體采用智能合金絲,智能合金絲具有通電后同時產生遠紅外熱能的特性,使用6V至8V安全電壓,最高熱能可達到70℃,電加熱時產生5微米至12微米遠紅外線,智能合金絲采用支架方式固定在罩體內,罩體保護遠紅外、熱源發生體,使遠紅外線和熱能集中到治療部分,所述的電池利用智能聚合鋰電池,并具有充電適配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罐、火、燃質的一體化,拔罐、熱療、遠紅外治療的同步化,實現了傳統拔罐療法與現代理療技術的融合,利用測壓、減壓功能可調整罐內壓力,利用罐療、熱療、遠紅外治療相互配合同時實施三種療法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電子計時,蜂鳴報時功能更為準確的掌握治療時間,而且具有治療效果好、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殼體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罐體結構圖。
圖中,1,拔罐體;2,殼體;3罩體;4,遠紅外、熱能發生體;5,液晶顯示屏;6,減?壓閥;7,充氣閥;8,壓電點火器;9,燃氣控制閥;10,進氣燃燒孔;11,高壓電子點火針;12,電池;13,遠紅外、熱能控制旋鈕;14,貯氣倉。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遠紅外、熱療拔罐由罐體(1)和固定在罐體上方的殼體(2)及罐體(1)內罩體(3)組成。罐體(1)與罩體(3)采用玻璃或鋼化玻璃材料,殼體(2)采用耐高溫的塑料、PVC等材料。其中,所述罐頂壁氣密封,設有壓力傳感器(5)和減壓閥(6),用于對罐內壓力的測量和調整,在罐體頂壁設有進氣燃燒孔(10)和高壓電子點火針(11),所述的遠紅外、熱能發生體(4)設在罩體內(3),用導線與控制旋鈕(13)、電池(12)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國元,未經徐國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7385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